渐进式“台独”新事态:将华侨改称“侨民”
澳门《新华澳报》24日发表富权的评论文章说,许多人都认为,蔡当局的某些“去中国化”行为,比陈水扁时期还要激进,比如关于台湾大学校长的遴选,陈水扁当局就基本上没有横加插手。当然,蔡当局也吸取了陈水扁某些激烈行为,导致台海局势紧张、美国“反面”的教训,是以“两面派”的手段推动“台独”进程,一方面声称“维持现状”,及“不刺激、不挑衅、零意外”,另一方面却全面推动“去中国化”,从学校课本到民间祭祀活动等,不一而足。
蔡英文说是“维持现状”,只是希望能够继续保持马当局时期两岸制度性联络及两会协商的机制,但却拒绝像马英九那样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内涵;声称以“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主轴处理两岸关系,但却故意忽略“宪法”和“两岸关系条例”所揭橥的“一个中国原则”及追求“两岸统一”的终极目标。其实,这句话只是拿来哄骗美国人,以求获得美国的信任和谅解,并以此来掩盖其推动“渐进式台独”而已。
蔡当局以两面派手法推动“渐进式台独”的最新一个例子,就是在其侨务政策及实务上,正式行文将“华侨”改称为“侨民”。去掉“华”字,因为“华”是中国的简称,因而就是“去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又不敢以“台”字取代,而是采用了据说是“较为中性”的“侨民”,是为了避免像陈水扁那样得罪其幕后大靠山老美,及“刺激”及“挑衅”中国大陆。
文章指出,将“华侨”改称为“侨胞”,这本来就是“台独”“立委”林昶佐提出来的“台独”主张。他在刚当选并出任“立委”不久,就在“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质询当时仍然是马当局的“侨委会”委员长陈士魁,质疑其“中华民国”在海外有四千多万华侨的说法,批评台当局是以二千多万人的纳税钱,来服务四千多万人,结果服务的对象“华侨”却不是法律名词,而是一个笼统概念。因此,“侨委会”应当根据过去八年与对岸交手的经验,将“侨胞”定义清楚,不要在模糊情况下浪费民众的钱,因而应当将“华侨”改称为“侨胞”,并将“侨委会”与“外交部”整并。
今年四月初,蔡当局的“侨委会”公布,将相关行政规定中的“华侨”,一律修正为“侨民”,如《华侨热心公益自动捐献奖励要点》修正为《侨民热心公益自动捐献奖励要点》、《海外华侨团体联系登记作业要点》也修改为《海外侨民团体联系登记作业要点》。本周一,“侨委会”委员长吴新兴前往“立法院外事防务委员会”就《联系海外侨商组织并协助推展业务》暨《海外华人经济信息汇编并促进海内外商机交流》等二案进行项目报告,并备质询,回答蓝绿“立委”的咨询质询时,百般地为此举辩解。
吴新兴说,“侨民”是一个中性的名词。表面上看,“侨民”一词确实是比当年张富美的“新侨”、“老侨”之说,显得不偏不畸,但正因为其去掉了作为“中国”的简称的“华”字,而且也是世界各国对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侨胞都统称为“华侨”的老习惯的“华”字,而暴露了蔡当局要在侨务工作领域籍此举推动“渐进式台独”的野心。下一步,就是在“行政院组织改革”中,将“侨委会”合并进台湾外事部门,将四千万海外侨胞视为“外国人”了。
蔡英文委任的“侨委会”委员长吴新兴,虽然是“外省人”(父母都是广东人,因而他也稍懂广东话),更虽然在被蔡英文委任为“侨委会”委员长后,声称“我心中没有蓝绿”,“民进党当局不会分老侨、新侨、台侨,将一视同仁,手心手背都是肉,不会有差别待遇”,但后来却“屁股指挥脑袋”,配合蔡当局“渐进式“台独”的各种手段,在侨务工作领域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措施。
去年他就曾配合民进党“立委”的喧嚣,要对登陆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侨委会”委员、谘询委员、侨务顾问、侨务促进委员们“开刀”,声称要褫夺他们的委员职务,“扫地出门”。等于是在侨务工作领域打脸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论”。
因为在二零零五年连战访问大陆进行和平之旅,及举办“国共论坛”,并在福建进行“海峡论坛”之后,一些具有台湾“侨委会”委员﹑侨务顾问等身份的华侨,到大陆访问并出席“海峡论坛”的子论坛“两岸侨务论坛”,不但是马当局容许他们这样做,而且连此前陈水扁当局的“侨委会”委员长张富美也没有说过要褫夺这些侨领的“侨委会”委员的资格。这就真是连货真价实的“台独”分子,将华侨分为“老侨”和“新侨”,并将国民党政权的偏向华侨的侨务政策,扭转为面向在海外定居的“本省人”,称之为“新侨”亦即“台侨”对张富美,也自叹弗如。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