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如何才能走出四处被围的窘境?
台湾《中国时报》17日社论说,上台20个月,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提早进入“走到哪,围到哪”、“一说话就被骂翻”两大困境。
以蔡英文到南投辅选为例,首站直捣国民党主席故乡、蓝军大票仓南投,为民进党县长参选人站台,蔡英文“亲征”本应为民进党候选人大力加持,然而,选举气势还没拉起来,超大范围、超大阵仗的管制,造成民众的行动不便与商家失血,却先引来极大的民怨,更成为民众的笑柄,国民党主席吴敦义酸蔡英文“拒马执政”((拒马是一种木制的可以移动的障碍物,这里指障碍器材))。
蔡英文在层层维安的保护下上台说话,一席“改变一定会得罪人,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不做”的喊话,又引来各方嘲讽挞伐,蔡英文几乎到了“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里外不是人的处境。
社论表示,以“南投围城风波”来说,很多人疑惑,选举经验丰富的蔡英文,难道不知道“亲民”的重要,把辅选搞得像“围城”,这不是辅选,而是反辅选。蔡英文不至于不知道,管制范围、拒马高度和民心是成反比的,管制范围愈大,民心流失愈快,拒马愈高,人民反感愈高。这点蔡英文不会不知道,她为什么明知故犯?
最主要的原因是蔡英文对自诩最强项的“沟通”已失去信心。一说话就挨骂怎么办?只好“少说少挨骂”,连元旦、就职文告都取消。一出门就被围怎么办?只好“围城围超大”,把自己锁进层层拒马中,才能保有她的最后安全感。
社论指出,然而,这两个做法,对一个领导人来说,无异饮鸩止渴。一个不沟通的领导人只会让选民因为更不了解而离得更远,一个只在深沟高垒中沟通的领导人,则会激起更大的民怨。使得蔡英文进入“愈来愈不敢讲话”、“围城愈围愈大”的恶性循环。
那该怎么做呢?沟通障碍只有沟通能解,蔡英文要解困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让拒马倒下”。这个拒马指的不只是“实体的拒马”,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拒马”。蔡英文不但不能因为沟通遇到阻碍而逃避沟通,反而应该“开大门走大路”进行全方位的大沟通,而起手式,不妨从到“立法院”进行报告开始。
社论中说,向“立法院”报告,具有向政党、全国民众进行实质沟通、双向沟通的重要意义。
李登辉执政时,也会到“国民大会”进行报告,但“修宪”后的“国民大会”等同于实质废除,台湾民意机关就是“立法院”,蔡英文不妨首开先例,甚至建立惯例,到“立法院”进行报告。事实上,这不只是蔡英文身为领导人的沟通责任,一旦建立到“立法院”进行报告的惯例,也等于给蔡英文一个“改善朝野关系”的功课和压力。
社论认为,现在的蔡英文,由于不必直接面对在野党,这一方面让蔡英文听不见在野党的声音,另一方面,也让蔡英文低估维持朝野关系的重要,使得民进党执政这1年多来,不断地破坏民主原则、政党政治,制定了许多被视为清算国民党的“恶法”,这是朝野关系急剧恶化的主因。朝野裂痕的扩大也连带造成社会的撕裂不安,恶性循环使得蔡英文难以做好她曾自诩的“沟通”。
蔡英文若跨进“立法院”,等于给了自己向在野党递出橄榄枝、号召团结的功课。这将是蔡英文重建“沟通”的重要开端。
社论强调,蔡英文也应走出“脸谱网领导人”的虚相,直面群众,对人民进行有意义的双向沟通。包括元旦与就职周年这两个分别具有展望未来与检讨施政的重大演讲,都应该要恢复,也应恢复马英九时代定期或在遭遇重大事件时召开“允许记者自由提问”、甚至“问到饱”的记者会,以不避不闪的自信心回应社会的疑惑。针对在野党反对的重大议题,也要勇于和对手辩论。
拒马的高度,不是安全的保障,人民的高信任度才是,如何恢复民众对蔡英文的信任?无它,走出围城、走出脸谱网、走进“立法院”、走进群众。做到这“四走”,蔡英文才能走出今天说什么都不对,到哪里都被围的困境。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