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岛内“英派”的阶级:从5万元餐券谈起

2015年09月23日 10:1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23日社论说,蔡英文选情持续看好,她10月即将出版的新书《英派──点亮台湾的这一哩路》,不过只是点缀。然而,“英派”一词的登场,在此际却显得突兀。要标榜自身所能带动的改革力量,却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除嫌托大,也可能窄化或矮化了社会期待。蔡英文最近在农会系统拔桩,号称是要“超越蓝绿”;那么,意象上显得狭隘而隐示排他性的“英派”,又如何包容全民或超越蓝绿?

  民进党内令人诟病的派系文化,从早年具路线斗争意味的美丽岛、新潮流、正义连线、福利国连线等,到后来以权力山头为聚拢的苏系、谢系、扁系、游系,在既竞争又联合的态势下,常导致民进党内的分歧与社会的不安。蔡英文之所能在两次大选中出线代表民进党征战,正是由于她的党龄较浅,派系色彩较淡,较能平衡各派系的利害。不论“英派”是不是意味着“一统”各派系,蔡英文要带领民进党摆脱派系却又标榜“英派”,需要召唤全民团结却又画地自限,未免显得不智。

  简言之,蔡英文目前势不可挡,但她用“英派”一词来概括这股力量,反而压缩了人们对她的改革想像。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未来可能主政的领导班子将由哪些脸孔组成?这是不是一个小圈圈?这些人有没有足够开放的胸襟和能力?会不会形成围绕蔡英文的新统治阶级?这些在在令人关注,而日前发生在台南的小英募款餐会“锁喉事件”,似乎隐约透露了一丝令人不安的讯息。

  那天,一名蔡英文支持者在进场前向媒体亮了一下她购买的一张五万元(新台币,下同)餐券,立即遭到工作人员喝斥,并以几近锁喉的方式架走,阻挡媒体的采访。让人错愕的不只是工作人员的粗暴,而是在全台广为推销的募款餐券,有何不可告人之处?而且,蔡英文既然自信将可“不竞而胜”当选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又为何需要如此大肆募款,并定出一张五万元的高价码?

  更让人侧目的是,各地的小英募款餐会地点不仅设在高档的五、六星级饭店,且都动用高规格戒备,排除闲杂人等接近,塑造出高不可攀的形象。连担任蔡台南竞选总部主委的前台南县长苏焕智都酸说,他未获邀参加,大概是“体谅我没钱”。也有议员抱怨,昂贵的募款餐券太不平民化,而民代被分派推销餐券,也影响他们和民众日后的自然互动。这类“英派”作风,和上届选举蔡英文透过小猪扑满募款营造的平民形象对照,已大为变调。

  为了化解“锁喉事件”的风波,蔡英文总部随即主动公布了今年的募款情况,近3个月依政治献金法已募得7500多万元。这种主动作法,确有助于澄清疑虑。然而,这7500多万元并不包括募款餐券所得在内,进行中的募款餐会,预计目标是4亿元,占对外募款总额的半数以上。这当中,其实仍有一些应注意而未注意的眉角,必须提醒蔡英文阵营注意:一,《政治献金法》规定一万元以上的捐献必须具名,因此购买五万元的餐券不能当成政治秘密处理;二,《献金法》规定个人捐赠额度是十万元,若购买超过两张,即超过规定限度,却传出有人一买卅张;三,若有人认购一桌或两张以上而转赠他人,即可能涉及贿选,这是当年陈定南在“法务部长”任内画下的红线,民进党不能闪避。

  随着蔡英文声势的水涨船高,政坛及社会上“西瓜偎大边”的效应也日益明显,这是自然的发展。然而,也正因为这样一面倒的气氛,我们更有责任提醒民进党和蔡英文注意他们的脚步,不要因一时得意忘形而疏忽了法理的分际。所谓“英派”,再怎么论修辞,都不像一个合乎现代民主政治的概念;而其词意的暧昧性,却可能把政治导向“个人崇拜”、“精英主义”,乃至引发未来党内新一波派系斗争。前不久,蔡英文才指责马英九“只带一半的人往前走”,使台湾难以进步;如今,她却在夸大“英派”的光环,这难道不怕自己将带领往前走的人连一半都不到?

  见微知著。5万元一张的餐券募得太容易,显示众人抢搭“小英列车”的现象已热不可遏,而这餐桌的内外之别,反射的正是“英派”家族的阶级及亲疏。从蔡英文的位置看,以她自己为核心的改变力量正在成形;但从一般民众的眼光看,英派“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阶级似乎也在成形。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