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该诚实面对经济困局了

2014年12月15日 09:1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大陆海协会长陈德铭一行访问台湾,他曾谈到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上月完成实质谈判,将在两年内启动,届时两国货贸近9成零关税。与此同时,12月12日大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3个自由贸易区。台湾《中国时报》15日社论指出:台湾在这些大趋势冲击下,应该如何自处?

  陈德铭担任过中国大陆商务部长,曾经负责大陆的全球双边与多边自贸协定谈判,现在以海协会会长身分处理涉台事务。他也透露韩、澳两国与大陆洽谈FTA的积极程度,令大陆惊讶,对比两岸服贸协议卡关1年、货贸可能步上后尘,他对台湾未来十分忧心。他也强调,大陆已决定走向全球高标准的自贸区网路,台湾不应错过这个机会。他希望台湾能赶在中韩FTA生效前,让ECFA后续协议尽速完成,以免在全球整合过程中被边缘化。他所说的全是肺腑之言,社会不应把他的诤言当成马耳东风。

  台湾与韩国出口高度竞争,大陆是双方共同的最大出口市场,7成以上出口产品相同,替代性很高;台韩在大陆市场上的竞争不言而喻。很不幸的是,台湾绿营及不少人认为中韩FTA还没有正式生效;且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产品项目,例如面板和工具机等等,不一定会放在降税项目中,因此中韩FTA对台湾的影响,是被台当局夸大;台当局部门不应该用中韩FTA来恐吓台湾人民。

  这样的论调是掩耳盗铃的说法,实在不利台湾的发展,选举前或有其政治效应,“九合一”选举已经结束,县市执政版图蓝天已经变绿地,绿营实在不应该,也不需要再阻扰两岸经贸政策了。朝野应该尽速坐下来会谈,针对FTA与大陆经济自由化两大趋势谋求对策。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1年多来,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法。津粤闽的新自贸区会结合地方特点,进行相关法律规定调整,充实新的试点内容;但自贸区将开启竞争模式下的新格局,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准对外开放,来帮助大陆进步。

  文章说,大陆的天津承接京津冀战略,天津自贸园区除了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也借此推广负面清单、投融资便利化,及金融租赁业务来开拓东北亚市场。广东的自贸园区主要对准港珠澳,引进香港先进金融技术,发展高端金融,将该自贸园区变成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池,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福建自贸区由福州、厦门、平潭三地联合申报,来帮助海西经济区迅速发展,也希望藉此加强两岸经贸关系。

  反观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因为绿营的杯葛,目前推动严重受阻,不利产业升级转型。两岸自贸区虽有利于两岸携手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但竞争部分也会产生磁吸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从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台湾企业展示浓厚兴趣,目前新设的台湾企业就已达到了153家。未来福建自贸区的磁吸效应可能更大。

  两岸服贸、货贸若无法突破,台湾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注定寸步难行,可以预知,台湾在对外贸易上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关税及贸易障碍,台湾出口业者为生存计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不是减低成本、减低利润抢夺订单,就是靠货币贬值增加价格竞争力。对于前者,明显的会对出口企业本身的伤害很大,企业主、员工都将打落牙齿和血吞,若无法坚持下去,最后还是关门大吉。后者稍微聪明一点,是把自己的问题,转给国家,由社会一起承担。但新台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则进口成本增加,新台币购买力减低,对整体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相当不利。当以上两条路都走不通,长久以往,企业将也将在地理上重新布局或用脚投票,迁移到国外或大陆,不能迁移的,就是劳工,受减少就业机会之苦,对台湾的发展相当不利。

  两岸经济存在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大陆与台湾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时间不会等我们,朝野不能以拖待变,必须有所作为,带领社会突破困境。民众更该理解,国际贸易问题并非远在天边,而是和每个人的工作权及薪水有关的。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