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28日发表黑白集文章说,这次选举的“柯文哲现象”,有点捧杀味道。任何疏误,有人出来帮他擦脂抹粉;要耍什么小手段,幕僚小民网军奋勇扮演马前卒,不劳亲自动手;响应外界询问,柯P随便一句“我不知道内容是什么”(如“台独党纲”与“九二共识”),也竟让柯迷叫好。
欺骗终会露马脚
从MG一四九到器官争议,柯迷要怎么解读是自己的事,那毕竟涉及专业和伦理价值。但在窃听事件中,则有一篇“柯迷必读”之文,那就是柯办幕僚彭盛韶和征信业者数日的简讯往来,加总不超过千字,值得仔细推敲。柯营指控对手窃听,事实上,其内部人员有没有在喂招套招?
此案能在选前露出端倪,诚属不易。检警稍早慑于政治氛围,不敢积极侦办,只能徐徐过滤嫌犯;由于柯办未实时交出发现现场的人员,让当事人有近一周的时间设想对策,交换“流程”。柯营利用“窃听”之指控将选情烧得火热,社会疑云漫天,柯办却默不作声等着谣言发酵;最后责任由林姓业者以“小奸小恶”之念一肩扛下,何其轻松。这种手法,难怪对手会质疑,与当年陈水扁的“两颗子弹”竟异曲同工。
在黄金时间,柯办未公布关键情节;在案情露馅后,张景森却反客为主,不断放话要求检方尽快传讯他。司法究竟是在为谁服务?
明天就要投票,柯文哲也早宣称准备好要“执政”了。此时,柯迷们不妨以侦探柯南的眼光读读那篇简讯,什么手套、什么指纹、什么“别害我”等词,推理一下吧!
宋楚瑜、陈水扁、马英九竞选时,都曾怀疑过遭窃听。这样的怀疑合理,毕竟选举赢者全拿,当权者有输不起的压力,可能暗地搞些偷鸡步数。但还没听说地方层级的选举,候选人也嚷着遭窃听。柯文哲是第一例。
找特定媒体张扬
当柯营自行找到机房市话跨接器的第一时间,报警之外,也找特定媒体大肆张扬。这家媒体在11月5日头版,以“台版水门案?柯办爆遭窃听”,11月6日头版再以“柯文哲办公室电话,证实遭窃听”为题大幅报导。
台湾《中国日报》发表评论说,如今真相渐渐浮出,所谓遭窃听虽非自导自演,但也是柯营内部搞出的乌龙。回头再看这家特定媒体,那两天的头版标题,全经不起检验。所谓“台版水门案”、“柯办遭窃听”,都是莫须有。
问题是,柯营与特定媒体渲染遭窃听的做法,已对选民造成影响,也造成被怀疑者与被影射者的伤害。柯营该给个交待,不能靠势,拍拍屁股当做没发生似的,一走了事。
就在柯营大肆张扬被窃听之际,11月6日,“立法院”刚好审查台湾“国安局”预算,“国安局长”李翔宙等诸多情治官员列席,私下问了好几位,都相当纳闷,更有人直言,柯营找到的市话跨接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器材,太落伍了。于是做了报导,也有媒体同业访问民间业者,报导可疑之处。
该评论也说,压根不信有人敢去监听柯营。第一,马英九与金溥聪现在只做安全下庄,以及下庄后安全的准备,怎么可能为连胜文,冒险下令情治单位做出违法,而且会连累到自己的事。第二,连胜文个性敦厚,还想不出这种讦巧之计,否则选战也不会打得这么跌跌撞撞。
柯办的窃听乌龙,被特定媒体在第一时间报导成“台版水门案”,让人想起2006年,陈水扁贪污被调查,他利用职权,虚构“南线项目”,台当局方幕僚造假文件,再透过这家媒体报导,最后谎言被检察官陈瑞仁拆穿的旧案。
欺骗选民伤害诚信
2006年7月20日,岛内某特定媒体轻易发布扁当局编好的故事,独家报导南线项目,还活灵活现描述“甲君”每次回台湾报账,“都是坐出租车前来,相约在北一女门口,还会抱着林林总总一堆的单据”;连这种在北一女校门口交钱,鬼扯的007剧情,这家媒体竟然相信,照单全收,配合报导。
柯营这场窃听乌龙戏,演了大半个月,对选民所造成的影响与伤害,已是既成事实。投票前夕,柯文哲应该道歉。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