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一角
【前言】诚品创办人吴清友有一句名言,“开书店很简单,开一家诚品却很难。”近年一些模式、风格独特的好书店在电商、电子阅读以及高运营成本的冲击下逐渐没落甚至消亡。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10年近五成民营书店倒闭。似乎,书店再好的模式和定位似乎都逃不过现实的成本收益逻辑。在这种情况下,诚品书店的一枝独秀,背后有什么秘诀或奥秘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再次专文介绍诚品书店,更称诚品为“文学夜店”。在网络书店崛起下,还能在营收上有所成长,而且在实体书店受网络书店威胁的危机中,还能稳定成长,创立品牌口碑。
台湾“诚品”逆势而上的底蕴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说,在诚品书店中,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种书店的感觉,而是赋予了一种品味与价值。走进诚品,你可以看到匠心独具的摆设,与书籍的陈列,还可以24小时都与书为伍,实为爱书人的天堂。
诚品会如此成功,也是它标榜了一种“生活”的享受,踏进诚品,可以享受阅读,在都市丛林之中找到一块阅读的天堂。让我们的身心有一个暂时休憩之处,同时,它也与时俱进的拥有网络书店。
这个报导,其实也点出了书店的一些问题,首先,是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影响。网络书店林立,人们的消费习惯转向,而与便利商店合作或宅配服务,更让人不必出门,就能浏览书目与购买书籍,这样的冲击下使得大部分的实体书店面临转型或是关门,不只是欧美地区受到影响,连台湾的实体书店都关闭了一堆。台当局“文化部”为此,还提出补助“独立书店”的做法,但终究是缓不济急。
另一个问题是,诚品书店的成功经验能复制吗?人们需要第二间诚品吗?
诚品书店已遍及多地,试问能做得比他们好吗?所以,诚品的成功,经验固然值得吸收,但并非全面复制,也难以模仿。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诚品创新与品牌的内涵与精神,或许,它能成为拯救实体书店的一道良帖,但绝对不是永久经营实体书店的答案。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2014年台湾诚品迈入25周年。25年来,诚品由台北仁爱路圆环的小型人文艺术书店开始,已逐步成为一家涵盖书店、画廊、展演、商场、餐饮的文创产业经营平台。
以“诚”为“品”,代表着台湾诚品书局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其实,在电商和电子阅读的冲击下,一些模式、风格独特的好书店也逐渐没落,而诚品书店却逆势而上,成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品牌。继在香港成功开设分店后,近日诚品集团在台北宣布,将进军大陆市场,首站选定苏州和上海。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