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8月25日报道,今年11月底“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束后,2016大选的政党初选马上接踵而至,蓝绿各自的内部斗争与朝野拚搏全面升高,马当局有限任期内的两岸关系无从乐观。但这样的结果是利是弊?受伤的是谁?值得深思。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民进党在“立法院”放行任何两岸协议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两岸协商也不可能在此氛围下进行。年底中韩FTA上路,两岸服贸协议尚无着落,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已在眼前。
根据台湾“经济部”工业局统计,2013年台湾输往大陆的工业产品共1563亿美元,中韩FTA生效后,推估台湾在大陆市场会有24.7%、386亿美元工业产品商机,包含钢铁、工具机、汽车、面板、石化、纺织、玻璃等,因关税及与韩国产品重叠性高面临威胁。除此之外,最近台湾金融业已按捺不住,要求全面与服贸脱钩,台“经济部”表示在评估。惟放行与否是由大陆决定,不是台湾;若两岸协商卡关,台湾官方也使不上力。
可以预见,如果接下来两岸协议过不了,两岸协商也推不动,两岸交流外热内冷,台湾民间会更急。对比李登辉加陈水扁执政“戒急用忍”的20年间,台湾人对大陆所知有限,只有少数冒险家敢勇于登陆;现在台湾人对两岸和平红利了然于胸,资讯充分,不论大陆是否启动对台湾的全面“国民待遇”,台湾到大陆就学、工作、做生意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包括民进党人在内的台湾部分人士,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吊诡现象。台湾对大陆愈开放,如ECFA、服贸协议、货贸协议全面上路,两岸有来有往,台湾对大陆的倾斜反而不会那么严重。举例来说,服贸上路后,陆资可以入台创造就业机会,帮台湾冲GDP;一旦这个管道封了,只要大陆未来逐步放宽惠台政策,在逐水草而居诱因下,其磁吸效应远非现在所能想象的。
所以,民进党对两岸关系若还存有封锁的想法,绝对是大错特错!封锁只能锁住不让人进来,没办法锁住不让人出去,锁住台湾的结果就是加速出走。如果民进党看不透这个现象,紧抱“台独”与大陆对抗,2016 一旦执政,冰封两岸,就是台湾企业与民众的大出走之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从台湾企业界急着赴大陆争取“国民待遇”即可证之。
评论说,某些势力在破坏两岸关系,不愿看到两岸继续和平发展。但这种作为到底会造成两岸更分离或两岸更融合?结果很清楚,有心人是搬石头砸脚,适得其反。这就如同服贸没过,台湾企业界只好向大陆争取“国民待遇”求生机。两岸分隔超过65年,历史最后会证明,只有对人民有利的事才是王道,才能历经大时代冲刷而不坠。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