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李振广:“台独”并非民进党的本性

2014年07月22日 08:5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7月20日发表台湾问题专家李振广的评论文章说,随着7月20日民进党全代会的召开,民进党内围绕“冻独”问题展开的交锋已近于白热化。针对“冻独”议题,台湾岛内一批“独派”团体接连向民进党施压,甚至威胁称,如果“民进党敢冻结台独党纲”,他们就“冻结民进党”。“冻独”提案已经成了民进党的一个烫手的山药。而这场“冻独”与“反冻独”之争不仅反映了当前民进党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和路线之争,同时也昭示着民进党在处理“台独”的问题上还有一段崎岖艰难的路要走。

  “冻独”主张反映了民进党内务实派、开明派对民进党抛弃“台独”政治包袱、改革党的路线、改善民进党与大陆关系有着深深的期待;而“独派”团体歇斯底里地“反冻独”则反映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冲击下,“台独”影响力的式微,“冻独”声浪的兴起,引起了民进党内外“独派”势力的焦虑和紧张。

  “台独”并非民进党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逐渐附加到民进党身上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党外时期和民进党成立之初,“台独”并不是民进党政治纲领的天然组成部分。1991年“台独”被正式列入党纲后,“台独”与民进党的关系呈现出一个从结合、融合又到逐渐剥离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扛起“台独”大旗有利于民进党团结一切反国民党势力,是民进党获得更多选票的理论工具;民进党上台后,推动“法理台独”是陈水扁绑架台湾民众、巩固权力的一种手段,在此期间,“台独”的利用价值被严重超额透支,变成民进党的政治包袱;2008年民进党下台后,特别是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民进党内很多人顺应潮流,积极参与两岸交流,赞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务实派、开明派力量日益扩大,而“台独”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在两岸,已经变成民进党手中的政治鸡肋,不仅其政治动员功能大大下降,甚至已经变成一把双刃剑,被“台独”吓走的支持者远比其吸引到的支持者要多得多。

  虽然,台湾民众对国民党也有这样和那样的不满,但是国民党执政毕竟能够给让台湾民众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两岸大环境中。而民进党的“台独”主张始终是悬在台湾民众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可能因民进党在“台独”路上玩火不慎而让民众担惊受怕,台湾广大民众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民进党不让民众放心的主要原因。

  当前,民进党内“弃独”声浪迭起,“冻独”与“反冻独”之争进一步证明,民进党与“台独”的关系正在进入剥离期和阵痛期。“台独”势力对“冻独”的强烈反弹恰恰是“台独”势力对于自身在民进党内和台湾岛内逐渐边缘化、被剥离,感到严重焦虑的一种表现。

  极端“台独”势力在民进党内人数不多,声音很大,是一群非常自私、思想极端保守,被政党忽视、被民众冷落,资源有限,选票有限,被社会边缘化的小众群体。这些人建设性的能力差,但扯后腿的能力强,加上“台独”已经被神话为民进党的神主牌,这些极端“台独”势力强烈反对“冻独”,足可以产生一种尾巴摇狗之势,使民进党上上下下立刻变得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显而易见,“独派”的裹挟只会把民进党越带越歪,民进党与“台独”的剥离阵痛期还会持续下去。

  毋庸置疑,“台独”主张已经从当年民进党的一项政治利好,变成了今天民进党前进道路上的羁绊。有民进党人担心如果拿掉“台独”主张,民进党将与国民党没有什么两样。其实不然。部分民进党县市长务实勤政,民众满意度高;民进党的社会经济政策立足中下基层,深得底层民众支持;民进党内也不乏有理想、有抱负、有悲天悯人情怀的有识之士。这些都是民进党最有政治竞争力的亮点。而“台独”正是套在他们头上、阻止他们实现更大理想抱负的政治枷锁。放下“台独”这个包袱,两岸民众不再担忧,民进党轻装上阵,会更具有政治竞争力,并将迎来更为广阔的政治发展空间。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