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民进党何曾“中间”?

2014年07月01日 08:5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7月1日发表黑白集专栏评论说,这次张志军来台,民进党把街头让给学生和公民组合,没有亲自上场开战。这原是值得肯定的改变,不料,民进党竟因此沾沾自喜起来,自诩扮演了社会的“稳定”和“平衡”角色,使自己抢到了政治“中间”的位置。文章摘编如下:

  民进党知道要向“中间”移动,显示它了解民众对该党的期待,也知道自己原来的路线太过偏激,不受欢迎。问题是,在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中,只按捺了几天,就嚷嚷说自己移到了政治光谱的“新中间”,称自己多么理性;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政党的政治表现,须由选民来判定;这不是“变脸”大戏,自己演出、自己叫好,就宣告成功。更何况,这次张志军来访,民进党虽忍住没大肆喧嚣,但鹿港天后宫那场流血冲突的一名伤者,却是民进党彰化县议员梁祯祥之子;可见,民进党中央放任地方私下动员,是被暗摃的事实。

  再说,在“立法院”的临时会,民进党对于《服贸协议》及《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的杯葛,仍然坚壁清野、寸步不让;这样的作风,会让民众觉得民进党已经迈向“中间”才怪。

  表面上看,民进党的逻辑似言之成理:当“公民组合”及“黑岛青”等团体取代“独”派变成“反中”的新“冲组”,在他们的推挤下,民进党自然被推向政治光谱的“中间”;相对的,国民党则被推向另一个极端。然而,民众并不盲目,大家都清楚民进党和社运团体互为表里的结盟关系:学生团体在街头冲刺,就是在帮民进党清理战场;正如林义雄4月的静坐,和民进党呼应封杀了核四一样。

  尽管“中间”早被政客说烂了,民众对那个景象仍怀有期待;只是,民进党何曾往那个方向移动过?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