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媒体失职:台湾社会才会被有心人挑拨

2014年05月16日 15:4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风起云涌的反“两岸服贸协议”及反核四社运,让台当局、“立法院”以及岛内政党更加重视政策沟通工作。现在,一谈到政策沟通,大家似乎都认定是党政机构的责任,而相对忽略了传统媒体及网络新媒体,也应针对重大公共政策,发挥守望环境的告知功能。

  台湾《中国时报》16日发表评论说。不管传播科技如何进步,新闻媒体向阅听人解释重大政策内涵,本就是传媒应该要发挥的正面社会功能,也可以说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

  从传播依赖理论来说,民众遇到与自身及群体利益有切身相关的重大政策,本就希望依赖媒体对政策的解读,获得一窥政策堂奥的指引。但台湾的新闻媒体,不管是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却常常以没有收视率或阅读率为理由,对深入剖析公共政策兴趣缺缺。

  现在,台当局各“部会”都会将政策内容载于“官网“中,供民众查阅。同时,有些“部会”也开始制作关于重大政策的懒人包,让民众可以快速掌握政策重点。然而,因为政策营销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宣作业,所以,在说服民众接受政策时,往往较强调单面诉求,而较少主动以正反并陈方式剖析问题关键。

  因此,民众若要深入了解重大政策内涵,光是接触台当局或反对党的文宣素材,往往无法得窥政策全豹,若能得新闻媒体之助,每遇重大政策,便以双面或甚至多面并陈方式,将所有与政策内容有关的争议焦点,都一一摊开来详细检视,或透过专题报导,或经由学者专家的理性辩论,厘清所有争议,必然对于政策要旨,有更客观完整的认识。

  就此以观,台湾“中天新闻台”日前播出的核四大辩论特别节目,就是一次很好的媒体示范。所有正反论点,都摊开来一一检视,让民众了解问题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节目,本该是媒体遇到有争议的公共政策时,处理议题的常态,如今在台湾却成了凤毛麟角的罕见特别节目,这实在是反映出台湾新闻媒体在政策告知功能上的长期集体失职。而这种失职,终于让社会为争议性的重大政策,付出了有心人挑拨,多数人懵懂的惨痛代价。

  事实证明,重大政策若不厘清争议,会成为社会动荡乱源。而息争止纷,不能只靠台当局或政党之力,因为提出政策的执政党,已然成为卷入争议之一造,此时,唯有新闻媒体基于社会责任,以最客观的立场,充分发挥政策告知功能,为民众完整分析政策的利弊得失,才能让多数民众对政策蕴涵的问题,有清楚理性的判断,不受有心人之蛊惑。这是媒体在民主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与必须发挥的功能,新闻媒体对此不能规避卸责。(作者为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