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群自称是学生(其中夹杂着许多非学生人士)、打着“反服贸”旗帜的人,占领台湾“立法院”已经10多天了,期间还曾一度攻占“行政院”,造成“立法院”与“行政院”的公物毁损、驻守的警察受到伤害、社会秩序严重紊乱,也瘫痪了“立法院”的议事运作。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日发表社论说,综观此次所谓的“反服贸”的学生运动有三大谬误,即行为不合法、诉求不正确、要挟不恰当。
首先,就“行为不合法”而言:台湾是个民主社会,这些自称是学生的人“反服贸”的意见应该被尊重,但要用合法的方式向社会各界表达,但是绝不能用非法或暴力的方式来展现。不能因为打着学生的身分,或是“反服贸”的旗帜,就可以为所欲为、不遵守法治、毁坏公物、占领“立法院”、甚至造成警察受伤。
现在有支持“服贸”的人士依照这些“反服贸”人士的逻辑(只要自认理由充分就可以非法强占“立法院”),也要到“立法院”表达意见,试问如果在“立法院”发生“以暴制暴”的行为,台当局如何善后?台湾日后的社会秩序如何维系?
社论说,当务之急,台当局应该坚守法治底线,立即要求这些自称学生的人士撤出“立法院”,并依法追究这些自称学生人士的违法行为,以维系法治尊严。等到违法行为结束后,台当局才能依照民主程序来与这些自称学生的人士进行对话,理性探讨“服贸”的实质内容。
第二,是“理由不正确”:这些自称学生人士说“服贸”是“黑箱作业”,签署前未向“立法院”报告,也没有与产业界沟通。事实上,台当局相关部门在签署“服贸协议”前,已经跟相关业者举行过上144场次的沟通,也在“立法院”举行3次项目报告,做好了事前的沟通工作。
“服贸”签署后,台当局先举办过4场公听会,再加上“立法院”朝野两党举行的16场公听会,总计20场公听会,已经相当详尽说明“服贸协议”的具体内容。如果这些自称学生人士真的关心“服贸”,请仔细阅读“服贸”的具体内容,真正了解“服贸”后,再来理性辩论“服贸”对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利弊得失,不要再以“黑箱作业”的程序理由来反对“服贸”。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散播不实谣言,说“服贸”将开放大陆人士投资移民与大陆劳工来台就业,事实上“服贸”没有开放投资移民,也没有开放大陆劳工,所以绝对不会有大陆人士来台投资移民与大陆劳工来台抢饭碗的问题。
过去也有部分反对人士声称,两岸签署ECFA后,台湾会“男人找无工、女人找无尪、少年当兵要到黑龙江”,ECFA签署后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些都是恶意造谣。
这些自称学生的人士还讲,“服贸”是“不对等”与独厚大企业,事实上,台湾在2002年加入WTO后,对所有会员皆采用“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唯独对同是WTO会员的中国大陆采取歧视性待遇。台湾在“服贸”中,只是给予大陆等于或低于WTO会员的待遇,是履行台湾加入WTO的承诺,根本没有所谓的“不对等”现象存在。至于“服贸”是独厚大企业,事实上,两岸服务业大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哪来独厚大企业的问题?
第三,是“要挟不恰当”:这些自称学生的人士占领“立法院”后,要求与马英九对话,并设下非常多的前提,连台当局“行政院院长”江宜桦到场与他们对话,15分钟之后就被赶走,这种行为已经不是“要求”,而是“要挟”,也就是说这些自称学生的人士透过占据“立法院”来增加谈判筹码,“要挟”台当局跟他们妥协,答应他们的诉求。社论说,希望台当局坚守法治底线,绝对不可以答应非法暴力的「要挟」。
总而言之,此次所谓的“反服贸”学生运动有三大谬误,希望台当局能够用民主的方式解决民主社会有意见不同的问题,以法治的方式来解决非法暴力行为,切莫民主与法治混淆不清,让这些人士有机会以学生身分、打着反“服贸”旗帜,实际上却从事非法暴力行为,这样不但戕害台湾的民主法治,也对两岸经贸关系、台湾经济发展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