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12月17日发表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许川的文章说,连日来,两岸关系因民进党“宪政共识”以及大陆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所引起的东亚局势而略显微妙降温。就“宪政共识”而言,由于民进党始终未放弃“台独”幻想,致使大陆就其共识干净利落将之否决。然而,似乎民进党仍然感觉自我良好、依旧抱残守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方面,台湾当局态度立场也十分鲜明,誓死要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如此等等,无不为往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增添了甚多不确定因素。另外,加之台湾即将在明年迎来“七合一”选举,继而又是2016“大选”,故而两岸关系走向到底如何,备受关注。为此,笔者认为,维持和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三大支柱。
一是要坚守“一中框架”
众所周知,两岸关系之所以能够予以快速破冰和迅猛推进,不仅有系于了国共两党“和平发展”之共同意向,更有系于国共两党都认同两岸一中的“九二共识”。2008年至今,“九二共识”犹如是维持和发展两岸关系的“顶梁柱”,更像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的“强心针”。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包括民进党在内的台海两岸的最大共识,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是必须将之继续贯彻下去。2012年11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习近平主席上任后,又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一中框架”。可见,“一中框架”不仅成为大陆领导人对台政策的新思维,而且更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指南针。如果说,两岸关系没有“一中框架”作为双方对话的基础,那么两岸关系就很难突破困局,也就很难有所实质性进展。
“一中框架”是属于两岸关系中的“顶层设计”,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也是深化巩固的方向。坚守“一中框架”有如下特点和好处:其一,具有更多包容性,无论是国民党的“九二共识”还是民进党务实派的“宪法各表”抑或是新近的“宪政共识”,都可以涵盖其中,都脱离不了“一中”这个架构,也就是说,无论国、共、民三党如何表述和定位两岸现状,都必须是在“一中框架”顶层设计之下为之、行之;其二,具有更加灵活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两岸政党和人民共同参与,只要认同“一中”,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谈。换言之,“九二共识”并不是两岸交流互动中的唯一共识,而只是众多共识之一。往后,只要是任何政党出台任何坚守“一中”共识的纲领性文件,都可以成为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石;其三,具有更大广延性,主要体现在未来两岸关系最终走向上,这也即是说,只要两岸坚守“一中框架”,什么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论,双方一起协商。因此,“一中框架”不仅务实而且理性,应当成为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