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关说案“除罪化”将埋下无穷恶果

2013年12月17日 08:1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检评会”昨日所做出的决议,最让人瞩目之处,倒不是该会严厉要求“监院”将黄世铭撤职,而是它认定台湾“检察长”陈守煌和检察官林秀涛确涉及关说与被关说,却认为那只是“程序瑕疵”而轻轻放过。台湾《联合报》16日社论指出,至此,在“立法院”和“检评会”的唱和下,关说已形同被宣告“除罪化”了,这将为台湾“司法”埋下无尽恶果。

  自九月爆发关说案以来,因政治势力的喧宾夺主,王柯关说案的本质一直隐讳不彰,未受到充分检视。这次“检评会”的调查,透过陈守煌和林秀涛证词之交叉比对,可谓在特侦组调查之外首度还原了其间来龙去脉,证实王金平—陈守煌—林秀涛之间的“三联式关说”确实存在,且成功促使林秀涛改变原本打算上诉的心意。亦即,这不仅仅是一件意图“关说司法”案,而且是一件“司法关说既遂”事件。

  遗憾的是,“检评会”在新闻稿上既如实详述王—陈—林“三联式关说”之存在,也认为两人如此作法可能损及职务之公正、超然及独立,分别违反《检察官伦理规范》第十一条及第十二条;但“检评会”却随即又替陈守煌和林秀涛开脱,说他们均已坦白、诚恳陈述事发经过,因此,“衡情予以行政惩处为已足,无移送监察院之必要”,仅建议台湾“法务部”给予“警告”处分。在同一分报告中,检评会对于黄世铭表现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姿态,相形之下,对陈守煌、林秀涛却是体贴宽容备至;两者的待遇,直如天渊之别。

  最引争议的一点是,台湾“高院检察长”陈守煌接受王金平关说,并转而向属下检察官林秀涛关说,而林秀涛也如其指示做出违背自己原本意愿的不上诉处分;在这种情况下,“检评会”却刻意淡化两人的责任为“程序问题”,声称他们的违法只是“未依规定办理登录”如此一来,日后任何检察官关说或接受关说被查获,岂非皆可援引此案辩称只是“未办登录”而轻松脱罪?

  王柯关说案演变至此地步,黄世铭及特侦组的诸多侦办程序疏失自难辞其咎,马英九笨拙的手腕则使问题愈发夹缠;然而,当事件演变成关说的本质无人闻问,反而是追究侦办程序的枝节遍野蔓生,经过政治狼烟的助燃,再加上“司法歧见”的催化,不仅将办案者打成罪犯,更使得关说及被关说者摇身变成英雄。这样的发展,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撇开被评鉴者的个人遭遇不谈,“检评会”做出的决议,最让人担心的后果之一,是呼应了“立法院”拥王柯人马的政治反扑,彼此前呼后拥地将关说行为“除罪化”了。自今而后,权势人物可以堂皇将手伸进“司法机关”,随意影响案件判决;而“司法人员”也可以放心和权势人物酬酢交好,甚至帮对方摆平官司,就算被查获接受关说,也不致有何严重后果;甚至,要比司法官拚命认真办案的“风险”要小得多。“检评会”的决议,留给整个台湾“司法界”的隐喻,不正是如此这般?

  “检评会”是根据《法官法》设置的独立机构,成员涵盖检察官、学者、律师和社会公正人士等,由于是第一届初次运作,仍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自难过度苛责。然而,它这次决议在视野与价值上的偏倚,不仅有失外界对其公正超然之信任,它对“司法人员”可能造成的误导,乃至对社会认知及“司法正义”可能造成的斲伤,都不可小觑。

  就如台湾“最高检”的评论,认为“检评会”的发言早有“预设立场”,因丧失客观立场,而作出不合理的决议。其中,诸如“检评会”主席洪泰文以身兼黄世铭幕僚而自请回避,而部分评委为移送该案的民间“司改会”成员却不主动回避,反而居间主导。这类“君子可欺之以方”的情形,其实都复制了朝野的政治角力风格,人们在公视及NCC之争也已屡见不鲜,“检评会”的公正性因染绿而招致质疑亦恐难免。

  三个月来,蓝绿“立委”为回报王、柯的人情,而将黄世铭当成箭靶。而“检评会”这次的轻重失衡,不管是回报了谁,对岛内“司法“都是大伤;将关说“除罪化”,正是刺杀正义的凶残一刀。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