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以50周年纪念为由,邀请台港中新马等地的电影人齐集于台北,借由巨星群聚的媒体效应,将这个奖项打造成相当于华人圈奥斯卡、戛纳影展的地位。台湾立报27日社论说,这是一场精采的舞台秀,但是对于电影产业的助益却不大,就像是一场华丽烟火秀,曲终人就散、不留下一点痕迹。
社论说,这个影展没有任何产业市集的气味,而只单纯成为电影人聚会、交流的舞台而已。
影展其实是产业市集,而不是电影人的封神榜。影展的前台是影片、电影工作者的较量,它是表演事业;后台则是庞大的产业讯息交流、影片版权交易、新片筹资的活动网络。颁奖的前台尽管光鲜亮丽、主持人舌灿莲花,但是后台的重要性决不逊于前台。尤其以目前的电影动辄数千万台币甚至上亿美元的资金份量,以及拍片时从数十人起跳甚至动辄上百人的剧组规模来看,电影已经不是小家碧玉、用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具备创投募资,甚至是华尔街金融操作的资金等级。
从本地人熟知的奥斯卡到威尼斯影展,甚至在台湾有一定知名度的日舞影展现场,背后都有蓬勃的电影产业活动。这也是某些国际级影展,即使主办国的电影产业实力、电影制作水准与影展的知名度不对等的情况下,都仍然能吸引众多巨星、制作公司积极参与的原因。因为,影展本身提供了一个产业运作的人脉、讯息、交易、资金、片子流通的平台,有电影公司、制作人、院线业者前往影展,才会有演员、导演、编剧愿意参与。
然而台湾的金马影展,却缺少了这一环。台湾曾经是华人圈中最大的电影消费市场,我们所熟知的早年影片,许多都是来自于台湾出资、香港制作的模式,当时台湾的观影喜好因为市场规模而处于强势地位,甚至可以主导其他地区的制作方向,台湾的制片公司可以用资金订做电影的风格、故事、演员阵容。近几年台湾的制造业很流行的代工、产业的转型话题,总是强调代工业者转型的难度,但是我们却忘了台湾在电影领域却曾经担任过发包给香港代工的角色,而香港电影业界早就做了台湾制造业转型的示范。也就是基于台湾电影市场的基础,台湾的金马奖才有机会成为整个华语圈电影的重要影展,也才有今年的金马50年盛况。以至于今年的影展盛会,全靠“金马奖”所累积的招牌、人望,而成为媒体报导中“华人电影圈最公正、最具标竿性的影展”。
但是,台湾的电影业界、影展业界却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将金马奖发展成为华文电影交易、资讯流通的平台。现在,中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即将崛起,台湾的电影市场优势不再,再加上电影制作能力并无超越其他地区的特殊之处,金马影展的50年很可能会是台湾电影的最高峰。要在电影产业能力不足、市场规模不够,然后又没有充足的产业交流的状况下,办一个国际级的影展,实在很拚。
影展并不是电影人较量的舞台,众星云集、杰出电影后制前制人的成就、颁奖典礼的惊喜失落,一直到观众的收视,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核心是在产业的交流与交易。台湾人习惯于将影展看成是电影人的封神榜,而忘了影展其实跟各种产业界的商展都一样,它的重头戏在产业的交易,而不是几个明星人物。稍有产业工作经验的人都会知道,重要的商业展览可以预先揭露未来半年的产品走向。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