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当局若畏缩回避,服贸困境恐将无解

2013年11月07日 08:5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自六月廿一日签署后,相关争议至今仍未平息。台湾“立法院”决议要办完公听会后才进入审查程序,而扣去今天将举行的第十场,还有六场未办;以两周一场的速度来看,公听程序可能到明年农历新年前才能走完,今年要通过此案已无可能。

  台湾《联合报》7日发表社论说,更严重的是,在公听会中,支持与反对的意见仍然陷于各说各话的局面,让一般民众越听越糊涂。再加上朝野对立的政治氛围,让这个关系台湾经济发展极重要的一步,前途充满变数。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种分歧扩大的发展过程,其实已对台湾造成伤害;该如何善后,关键取决于台当局的信心与态度。

  回顾过去四个月岛内对服贸协议的争论,台当局竟能将一件对台湾的美事谈成一宗憾事,让人扼腕。观察服贸协议的谈判成果,中国大陆在其世界贸易组织(WTO)自由化的基础上,额外对台湾做出八十项新的开放承诺;且这些开放项目,除香港外,几皆超越已和中国签署的十二个自由贸易协定(FTA)之范畴。简单地说,这八十项承诺正是台商可以独步全球的商机所在;当然任何协议都不是成功的保证,但至少提供了业者一个优于其他地区的基础,但岛内却有许多人把“机会”丑化为“威胁”。

  再看台湾方面作出的六十四项承诺,主要是二○○二年加入WTO时应开放而没有开放的项目。事实上,二○○三年民进党主政时,即已有落实WTO承诺、逐步开放陆资来台的准备;而当时准备开放的项目,与现在两岸服贸协议所承诺的六十四项,高度雷同。

  进一步看,台湾方承诺的六十四项中,有高达廿七项是过去五年三波开放陆资来台,即已开放的项目。依“分阶段开放陆资来台”的政策步调,剩下的卅七项,就算没有服贸协议,也会逐步开放。从已开放的廿七项产业五年来执行的结果看,事实证明并未发生民众所担忧的“大举入侵”、“全面崩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说剩下即将开放的卅七项会造成台湾产业崩溃或大量失业等,均是毫无根据的忧虑。

  从此看来,服贸协议内容明显是向台湾方倾斜,对台湾方有利。然而,就连如此简单的事实,台当局官员到今天不仅还说不清楚,甚至还让外界留下“谈判失败”、“洪水猛兽将至”、“大军压境”的印象。官员说服力如此之低,如此唯唯诺诺,简直不可思议。

  看看台湾“经济部”的相关网站,台当局并非没有花工夫回应;但是,这些资料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完全未发挥效果,等于没有说。对于在野党夸大冲击之词,台当局也无法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说明,化解外界的疑虑,甚至连执政党“立委”都跟着起哄质疑。这从争议初期的自乱阵脚,演为今天喃喃自语的困境,反对者的指责不断增强,台当局的态度则一路变得更弱。如今,对服贸协议何时通过,相关部门似乎已抱着无所谓的心情,也让支持服贸协议的产业感到格外无力。如此一来,更令外界怀疑台当局是否也很心虚,是否默认了反对者的许多指控。

  社论指出,不论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看,或是从岛内经济的转型再出发看,台湾如果再甘于作茧自困,将只能继续消沈下去。台当局若认为服贸对台湾有利,是经贸发展必须走的一步,就必须重新整队,发动攻势凝聚共识,让民众相信服贸协议对台湾的好处;同时要呼唤各界,把讨论焦点从“个体”的悲情与困难,重新拉回到“整体”的利益与长期效益的高度。若两岸经贸关系无法踏出这一步,必然会增加台湾对外洽签FTA及参与如东协等经济整合的政治障碍。而这个大哉问,反对服贸协议者从未认真回答或思考过。

  更严峻的是,两岸未来若要同时参与同一个国际经贸谈判(例如东协加六),未落实WTO义务的问题依然要解决,而“东协加六”这些机制,岂能容忍台湾继续像在WTO架构下一样对中国大陆不履行义务?这意味,两岸服贸协议的意义,绝对不只是单纯的双边互动而已,而是台湾融入国际经贸网络的起点。

  社论最后强调,我们相信这些道理台当局都懂,但重要的是,执政者必须以光明正大的态度公开迎战,而不是心虚畏缩地回避。能把这些问题讲明白,民众自然知所抉择!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