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碗拉面需近300元新台币,珍贵的并非面条或配料,而是汤头的熬煮准备。台湾《中国时报》6日刊载署名简白的台湾网友文章聊起日本拉面的由来表示,二次大战之前,日本原本没有“拉面”这一名词。慢说难登大雅之堂,连普通家庭的三餐餐桌都攀不上,仅只是城市暗巷摊贩提供给车夫、苦力、风尘女郎充饥的消夜小吃罢了。
文章摘编如下:
上礼拜某晚与朋友去达人拉面店用餐,好吃是好吃,但一碗索价近300元(新台币)。
闲聊跟朋友解释,眼前这碗拉面,珍贵的并非面条或配料。日本拉面店,最耗损商家精神和成本的食材,要属汤头的熬煮准备了。拉面达人的口碑,全得靠完美的汤头维系。那些顾客大排长龙的拉面店,绝对是“师傅亲手作羹汤”,不假外求。至于三四流的拉面店,大都向外面的食材供货业者购买浓缩汤汁,回来再稀释卖给客人。
但自家制汤头,费工费时又花钱。精挑细选中上品质的豚骨、鸡骨、生鲜鱼介用来熬汤,付出已经够高了。另外还有一笔庞大开销——水费。
豚骨、鸡骨和生鲜鱼介上头的血渍脏腑残渣,如果没有彻底清除干净,汤头便会混浊,产生腥臭。所以每每见到拉面店的资浅年轻员工,每天花数小时在厨房剔洗豚鸡鱼介骨头,自来水管哗啦啦流个不停,水费帐单高到吓死人。
耗尽工夫,牺牲休息睡眠时间,汤头熬制完成后,剩下的骨头怎么办?按照日本的环保法令,禽畜骨头非一般垃圾,必须特别处理,由生产者付费,每月数万日圆。再加上废水与空气净化设备维修的投资及电费,每月又须数十万日圆的支出。自家制的拉面汤头,真是滴滴皆辛苦啊。
难怪常有拉面店“熬”不下去,自贬格调等级,转而向外购买浓缩高汤,减低营运成本。而自家制汤头的拉面店,只得追随物价上涨而持续把订价提高。想吃一碗便宜又精致的拉面吗?没有办法,回不去啰。
话起从头。二次大战之前,日本其实没有“拉面”这一名词,原先叫做“南京荞麦”、“支那荞麦”,战后初期改称“中华荞麦”。刚初,慢说难登大雅之堂,连普通家庭的三餐餐桌都攀不上,仅只是城市暗巷摊贩提供给车夫、苦力、风尘女郎充饥的消夜小吃罢了。
二次战后农业产销失调,米粮歉收,反倒美援面粉跨海源源而至,充足供应。美军占领当局倾力推广面食,但日本职人不作兴汉堡那一套,另辟蹊径,结合美援面粉与中华面,钻研制法,精揉细搓,改造变身,现代拉面于焉问世。再加上,配料煮法在地化,以及拉面师傅特意绑系头巾,穿作务衣,店家门口挂起暖帘,里里外外一副老派日本风味模样,教人完全忘记了拉面原属美国统治之下的“穷变则通”的产物,至今历史还不足百年。
信不信由你,快餐面发明者安藤百福,1948年11月,寒冬冷夜漫步大阪黑市角落,瞥见饥民排队简陋屋台,等候吞热汤吮荞麦的景象,顿时发想利用生产线大量制作便宜快餐面的念头,在这之前──他38岁之前,压根儿就从没吃过“拉面”呢。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