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经历过风雨坎坷的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高危期,迎来了拨云见日、雨过天晴的和平发展新时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导,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翌鹏今日在华广网刊文表示,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也体现于对台方针政策和两岸关系实践中。
全文内容如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经历过风雨坎坷的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高危期,迎来了拨云见日、雨过天晴的和平发展新时期。回顾过去十年的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大陆之所以能够取得反对和遏制“台独”斗争的胜利,之所以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都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客观分析台湾问题整体形势,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地提出和调整对台方针政策有直接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也体现于对台方针政策和两岸关系实践中。
第一,“以人为本”体现于解决台湾问题与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思考中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已经提出,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在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更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是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追求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陆对台政策思维中越来越重视“为两岸同胞谋福祉”,越来越强调“追求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幸福,越来越关注建设“共同家园”,凸显了大陆并不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解决台湾问题,而是体现了对民族、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这也是过去十年的对台政策格局越来越大、眼光越来越长远、策略越来越务实的重要原因。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于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与殷切厚望中
两岸虽曾隔绝多年,也历经“台独”分裂势力的挑拨,两岸同胞之间尚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但大陆对台湾同胞一直抱持着深厚的情谊。大陆始终认为,台湾同胞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即便是“对台湾同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和感情,对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对大陆产生的误解和隔阂”,也强调“不仅会基于同胞之爱予以充分理解和体谅,而且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去疏导和化解”。 同样,对于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大陆也表示热诚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由此可见,大陆在面对台湾同胞时,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更不是颐指气使,而是充满信任、寄予厚望,以谦卑的态度、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去纾解、去化解疑虑,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多数民众对大陆印象不断改观,越来越接受和理解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三,“以人为本”体现于对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与务实交流中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要落实到具体交流中,落实到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上。胡总书记多次表示,“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 更进一步强调,对于台湾同胞,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体察他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腔热情为台湾同胞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无论是在两岸关系困难时期,还在缓和改善时期,大陆始终将“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放在重要位置,在推动两岸“三通”直航的努力中,在出台的对台惠民政策中,在两岸协商谈判的进程中,都千方百计地考虑到台湾民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尽可能给予最大的照顾。体现了大陆落实对台湾同胞庄严承诺的诚意和善意,推动了两岸各领域交流的蓬勃发展,得到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肯定。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台湾民心,是大陆对台不会动摇和改变的基本方针,“以人为本”是对这一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正是因为有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才使得大陆对台政策越来越贴近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越来越为广大的台湾同胞所了解、理解和接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李翌鹏”系“李鹏”的笔名,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导,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