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1日发表社评指出,台当局“陆委会”的工作应该是协助相关部门把台湾的竞争力在两岸关系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是当两岸经贸关系的警察。
社评摘录如下:
日前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在台湾“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上,表示当前两岸关系有三大特色:(一)两岸恢复了制度化协商的模式,4年内签署了16项协议;(二)两岸建立处理及解决问题的机制,并且由主管机关官员直接业务沟通,这是过去无法想像的事;(三)开展了双向、多层的交流交往,尤其是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不仅有助台湾观光产业的发展,也有助大陆人民对台湾风土民情的理解与欣赏。高孔廉说得好,但在这些美好的故事背后,仍然有一些现象,日积月累下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小看。
我们首先必要指出,这些现象的发生与累积,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台湾的主管机关“陆委会”缺乏积极进取的战略思维所致。我们以两个问题为例来说明。日前“陆委会”公布了32名担任大陆地方政协委员的台商名单,并且准备祭出罚锾的措施。此一作法已引起台商的强烈反弹,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台企联已有回台抗争的打算。
我们认为,“陆委会”仍然从过去严格的敌我之辨来看这个问题,已不合时宜。我们认为,台湾人民的确不宜在大陆的共产党、政府及军事机构内任职,但政协是一个有商榷空间的组织。事实上,且不论台商担任政协委员都是无给职,政协本身也不是立法机构;从现代政治学来看,政协只是一个汇聚民意、反映民意的组织。台商担任政协委员,可以透过这个管道,为台商的利益发言,并无不妥。
政协既然是一个反映民意的机制,台湾当局也可鼓励担任政协的的台商,不仅为台商发声,也为台湾发声,为两岸和平发声。就政协组织的性质而言,台当局应该放宽标准,从其实际的言行来作判断,而非从其身份来判断。我们相信,这些来自台湾的台商都是心向台湾,台湾的当局何苦因此而裁罚他们;对爱台湾的台商来说,真是情何以堪。当局如此而为,岂不是一手要将他们推向大陆的怀抱,因此我们奉劝“陆委会”宜三思而行。
再以大陆官员来台招商问题为例。“陆委会”目前是禁止大陆官员来台招商,“陆委会”或许是担心民进党及“独派”媒体的批评,或许是担心台湾产业被淘空。我们必须指出,这是一种鸵鸟心态,更是没有担当的作为。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是依循经济的逻辑。如果台湾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稳定优良的经贸政策,又何须担心企业出走,何须担心大陆招商。相反的,如果投资环境不佳,不用大陆招商,企业也要自谋生路。
除此之外,两岸经贸既然要合作,就免不了招商与采购。“陆委会”不应该把心力放在防堵大陆来台招商,而应该积极整合台湾各部门的力量,到大陆去招商,对大陆来访的官员以及企业也应积极招商,并且推销台湾优良的产品,这才是正办。简单地说,台湾经济仍有竞争力,“陆委会”的工作应该是协助相关部门把台湾的竞争力在两岸关系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不是当两岸经贸关系的警察。
以上所言,皆是观念问题,一通百通,这也是我们对“陆委会”官员的最大期待。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