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台湾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突然宣布要给台湾员工大幅调薪,随后也引起其它岛内科技业者的跟进。由于物价上涨,郭台铭说,“鸿海有责任帮员工调整薪水”、“照顾员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对此台媒《中国时报》10日发表社论评价说:大哉斯言!其实,台湾上班族“薪苦久矣”,现在,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社论说,虽然台湾以GNP统计一直成长,从一九九八年的一万二千多美元,增加到今年的二万一千美元,但实际上一般台湾上班族受惠极少。根据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主计处统计,近十多年来,岛内受雇员工平均薪资几乎是完全停滞,考虑物价因素后的平均实质经常性薪资,甚至比十三年前还低,原因就出在经济成果分配比重失衡。
社论指出,过去,台湾受雇员工报酬占GDP的比重,大概都在五成上下,这代表一般上班族可分到经济果实的一半左右;但这个数字在一九九○年达到五一.四%的高点后,就上不去了;不但上不去,还逐年下降,现在只剩下四四%。相较其它地区,虽然也因为全球化因素,让劳工议价能力下降,导致受雇员工报酬占GDP比重从高点下降了五到六个百分点,但其比重至少还都维持在五五%上下,如台湾一样掉到四四%,真可谓是惨中之惨。日前台湾万泰银行董事长卢正昕就说,三十五年前他进花旗工作,起薪四万四千元;今天银行找主管级的储备干部,薪水居然只有五万五千,去年连五万元都不到。让他大叹“台湾的白领实在太便宜了”。
这十多年来,一来是全球化,台湾受雇员工面对包括对岸在内的全球人才的竞争,二来许多上市柜公司日益“华尔街化”。哈佛管理学中,强调企业的责任包括:员工、股东、社会等三方面利益的平衡,但从分配比看,台湾企业明显日益倾向股东,员工日益被忽略。过去除非企业亏损,否则受雇员工几乎年年都能盼到调薪;现在则是“调薪是例外,不调才是正常”。甚至连外派到大陆的“台干”,十年前能享有远高于原薪资与福利的待遇,以作为补偿。现在不是取消就是大幅缩水。相较之下,韩国企业派出员工到大陆与其它国家和地区,都给予高额的外派奖金,连子女教育等家庭因素都包含在企业责任内。两者相较,实有天壤之别。
社论分析,台湾经济果实的分配不断恶化,受雇员工分配比重持续下降,股东分配比重则节节升高;短期来看,股东获得更多分配,是占了便宜。但长期下来,低薪导致整体的人才流失、难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终究是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最后也让企业的获利与竞争力下降,其实公司与股东还是吃亏。曾经是岛内股市投资人追捧的许多科技公司,早期享有数百元新台币的股价,但失去全球竞争力后,现在都是“鸡蛋水饺股”,部分则甚至已濒临破产、纾困边缘,最后股东还是沦为大输家。
我们可看到,近十年才在全球崛起为科技产业一霸,已隐然可挑战苹果霸权的韩国三星企业,就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才的企业。三星强调的是人才投资、培养绝对不省钱,愿意以高薪留住人才,或对外挖掘人才。三星总裁李健熙服膺的是“一个天才可以养活数百到上千人”的精英人才哲学。长期的培养与发掘人才,让曾在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倒地的三星,仅以十年的时间,超越所有亚洲对手,公司市值超越一千五百亿美元,打败所有的日本企业。
近年台湾产业─特别是科技业出现警讯,从DRAM、LCD到手机、3C品牌,都被韩国三星等厂商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或许,长期过于偏重股东获利、受雇员工分配比日减、忽略人才培养等,就是一个重要但被忽略的根本原因。郭台铭那句公司“有责任帮员工调整薪水”、“照顾员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值得企业家深思取法,该是改善经济果实分配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