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积极扩大各界往来,开展文化、教育等交流,使两岸同胞联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利益更融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时就今年工作部署指出:“就两岸文化交流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上的认同和传承是一个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是在认同和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团结、自强、奋斗不息,中国就是在中华文化内聚力量下始终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基础,传承着共同的民族传统,因此两岸在文化上的交流与联系不存在隔阂与阻碍。我们应该看到台湾有相当部分的同胞由于历史原因离开祖国大陆,被迫与大陆的亲人分离,但长长的海峡并没有阻断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家乡传统习俗的记忆,余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自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多少台湾儿女回到大陆寻找离散多年的亲人,多少头两鬓斑白的老人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骨肉,这一幕幕是动人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盼团圆”、“亲骨肉”的文化传统的驱使,这种内在动力是任何外部力量无法阻挡的。
在新世纪,两岸交流领域在进一步扩展,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正蓬勃展开。尤其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两岸的文化交流将会更加突显重要性。两岸要实现和平统一,对文化的认同是更深层次的统一,如何在台湾岛内仍然存在着复杂多变的影响两岸和平发展的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是关键,有了共同的文化信仰,任何形式的分裂力量都是脆弱的。
前一段时间,被称为“跨越海峡、跨越偏见”的台湾女子张平宜投身祖国大陆的农村教育事业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一个台湾女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两岸同胞骨肉一家亲、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同和传承,是中华文化的纽带系住两岸同胞情谊的生动写照。(扶海涛)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