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相隔十二年 台湾“财经内阁”重现

2012年01月30日 16:4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27日发表社论指出,马英九的第二届任期,确定由陈冲出任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这是十二年来,台湾首度由财经长才领衔“组阁”。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这项人事任命,有两个重要的隐喻:一是历经多年政治狂飙之后,台湾选择再度向“经济优先”转轨;二是台湾要加紧脚步,将这些年失去的竞争力和方向感追回来。

  台湾十二年前的末代“财经内阁”,是由萧万长领军,他最后的航程是在两千年首度政党轮替的波涛中终结。由他再往前十几、二十年,则是孙运璇、俞国华相继率领的“财经内阁”团队,打造了台湾脍炙人口的小龙奇迹。换句话说,在近廿年台湾民主转型的年代,十几度行政团队更迭,仅有一次是由财经专家“组阁”,其余都以政治为布局考虑。这种“政治挂帅”的思维,经过两度政党轮替的冲刷,再加上民众对台湾经济重新展翅的期盼日殷,遂使得这次陈冲“组阁”的形势应运而生。

  陈冲接任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有其机遇上的偶然,也有情势上的必然。所谓偶然,是指一年半前他以台当局“金管会主委”接替朱立伦出任台当局行政机构副负责人,完全是被动、替补、辅佐性质,而没有任何“接班”的考虑。在此之前,他的形象比较像是个财政、金融的专业管理者,而非典型的行政官僚,也缺乏台湾政坛习惯的政治气味。因此,当时谁也料不到他有出任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的可能。正如陈冲所说,他现在的心情,其实比较接近“告老还乡”;接下统领台当局机器的重责大任,纯属意外。

  所谓必然,是指陈冲在台当局行政机构副负责人任内,其才能与表现超乎预期的稳健,赢得朝野和民众的信任。短短一年半的台当局行政机构副负责人任期,不论是在民意机构的答询,或者领军迎战金融危机及股市震荡,陈冲以其温和的应对、简洁的处理,证明自己有提纲挈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经历,使他超越了原来“财经专家”的框架,留下了“大将”的印象。相较于其它不擅言词的财经阁员,陈冲的不卑不亢、软硬适中,显示了一种特殊的厚度与质感;异军突起,自是必然。

  外界对陈冲的认识有限,有趣的是,在维基百科中,陈冲被介绍成是位“银行家”;在媒体记者笔下,他则是个财金通才。事实上,陈冲是学法出身,但他的法律人角色几已被遗忘。他的职涯兼及金融和财政,有多部门的行政经验,也有民间企业的历练,他的公职生涯即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亦未中断,他甚至撰文写书评论时政。这些多面向经验,使他没有那么多行政体系的僚气,而多了一点民间企业家的通达和作家的逸趣。

  问题是,在全球景气看坏的时候受命“组阁”,无论陈冲再多么聪明练达,这也不会是一项轻松的任务。原因在,台湾的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职是件让人心力交瘁的工作,除要面对民代的冷嘲热讽,要面对行政官员的惰性、延宕和冷感;尤其陈冲性格温文,能否禁得起在野党的轰炸或羞辱,是最让人担忧的事。正因为如此,曾任多年党鞭的林益世传将出任新台当局行政机构秘书长,应该就是为了协助陈冲疏通,纾解各方政治压力,减少他的后顾之忧。也所幸,绿营对陈冲“组阁”公开表达了欢迎。

  但这还不够。要让台当局行政机构的引擎能全速运转,马英九必须提供陈冲更大的“组阁”空间,包括“阁员”的替换、增补与挪移,似不必急于在短短的春节假期内全部定案。如此,整个布局才能组建周全:对外,没有遗珠之憾;对内,没有无法磨合的部会。至少,马英九首届任期中一些格局太窄、唯唯诺诺、或缺乏作为的“阁员”,都应该作一番清理。

  相隔十二年,台湾再度出现“财经内阁”,一则是台湾的经济需要重新来一次大发动,二则是台湾民主政治已越过狂飙年代,进入成熟期,现在是停止虚耗、回归经济和民生的时候了,同时趁机对台湾的发展作一次体能的综合检测与调整。陈冲“组阁”,值得期待;但更让人期待的,是台湾经济能重振活力,展翅高飞。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