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晚报》19日社论说,海地灾难现场有如人间炼狱,台湾的搜救队总算传回成功救人的好消息。说这是台湾的“骄傲”可能有点夸张,毕竟人溺己溺,危难中伸手救人是应该做的事,不必夸口什么大功绩。但确实人命无价,台湾距离海地何止千里迢迢,救难队跋山涉水才赶到现场,与死神抢时间之下救出人命,实在值得欣慰。
另一端,同样出现了有人气喘吁吁、满身血渍汗斑的狼狈画面,却是“立法院”里打了一场群架之后的景象。“地制法”修法过关,议场里经过30次表决,绿营“立委”肉身阻挡。蓝营虽号称胜利,但“国会”里占绝对多数却还弄成这种场面,除了令社会大众再次厌恶“立委”“教坏孩子”的负面教育效果,政治评论也多不苟同这种“多数暴力”与“少数暴力”齐头并进的操作手法。
社论指出,以上两个画面并排,凸显当前一个问题:台湾社会力量积沙成塔,可以行善救人;却也可能被少数人糟蹋,不但内耗空转,而且对社会整体造成向下沉沦的后果。台湾的政治新闻占据媒体多数版面,观感上好像台湾是一个整天打架、族群仇视、混乱对立的社会。但事实上,外来观光客多喜爱台湾民间的文明热情素质,台湾企业被国际观察家如佛里曼盛赞做到环保典范,台湾的救难队在国际救灾现场表现称职。台湾社会生活充满友好和善的一面,却常常被政治人物不成比例的发言权与恶质影响力给污染了!
此刻的台湾需要一种“新生活运动”,虽然一时难以把政治的负面影响完全去除,但至少可以鼓励民间自主性地发挥向上提升的力量。就例如“消防署”救难队从这次的国际经验中受到鼓舞,继续维持“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功能;艺术工作者在华人世界的流行文化领域引领风骚;年轻人在文化创意产业屡屡闯出国际性的名声……台湾的媒体尤其应考虑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不要成为名嘴作乱和“政治秃鹰”党同伐异的舞台,而应该要协助提供民间社会交流互助和公民论坛的平台。政治人物自作孽,但民间不要丧失“明天会更好”的信心。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