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7日发表社论指出,有些话在事前说没有用,但在事后不能不说。本文要说的是:美牛事件闹到“修法废约”的地步,根本是滥情理盲;并未增加社会的利益,反而加重了对台湾的伤害。
当然,马当局与美国签议定书,几乎开放全牛进口,是错估了政治后果,而致引发社会的疑虑及“立法院”的对抗,这些皆是咎由自取。但是,风暴发生后,至今竟然走到“修法废约”的地步,形同伤口撒盐,却是愈发加重了对台湾的伤害。
“修法废约”后,朝野政党说得好听,谓是“朝野及行政机关应共同面对国际压力”,也就是表示蓝绿政党将共同承担后果。其实,这是一句“假/大/空”的话:假话,倘若争议的焦点是在必须禁阻美国牛杂及绞肉进口,那么只消“三管五卡”等“行政障碍”即可达到目的,则何必走到“修法”废约的地步?“修法”废约也许是政治斗争的“真议题”,但在禁阻牛杂绞肉上却是画蛇添足的“假议题”。大话,试问“立法院”有什么“国际压力”?“立法院”有什么政治后果?对美国背信毁约的后果,其实是由整个台湾来承受,亦将转嫁由整个社会来承受;但“立法院”竟夸言其能承担台湾背信毁约的伤害,也未免太自负托大了吧?空话,这场“修法”废约的意义,只是实现了民进党借题重挫马英九之目的,也满足了国民党团羞辱马主席之目的;但从整个台湾的危机处理言,却是伤口撒盐,雪上加霜,只是自我掏空台湾的信誉与形象而已。
问题的关键在于:难道除了“修法”废约,没有其它禁阻牛杂绞肉进口的方法?如果“三管五卡”之类的“行政障碍”有效,难道一定要走到“修法”废约、自残国际信誉的极端地步?即使签约是马当局铸成之错,“立法院”的蓝绿政党倘是真心诚意为台湾社会做善后的损害控制,其实只须共同建立“三管五卡”的“行政障碍”,即可实现禁阻牛杂绞肉于境外的实效;而为了维护台湾的信誉、形象及利益,自当共同勉力不要走向“修法废约”的地步。“立法院”演出这一场理盲滥情的“修法”废约,究竟是维护了台湾,还是伤害了台湾?
不可轻估美国的反应。“美国在台协会”说:“立法院”单方终止了美方基于政治诚意而达成的台美双方协议书,等于是无视于科学标准和台湾自身的风险评估报告。并说:台湾此举破坏了身为贸易伙伴的诚信,将使美国未来很难与台湾达成协议、扩展与强化双边经贸关系。又说:特别令人感到失望的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而且也强力支持台湾积极参加全球贸易体系,包括支持台湾取得WTO的会员资格,以及参加APEC。若将这些评论译成白话,简直是说:台湾还要不要美国这个重要朋友?台湾还能不能作为美国的有诚信的朋友?台湾还有能够签约的政府吗?
社论指出,若不是理盲与滥情,当然能正确解读美国的这类评论,并适切评估其对整个台湾所造成的重大伤害。如今,朝野政党竟皆相率阿Q式地轻估或无视于美国反应,有人说“美国惩罚台湾,顶多半年”,又有人说“顶多只是TIFA受影响而已”,甚至妄言“美若伤害我一臂,也会自伤一指”。这些故做轻松的胡言乱语,只是要为朝野“合作修法”废约解嘲止谤而已。但是,我们要问:不论“修法废约”的代价有多大,“立法院”究竟曾否为台湾竭智尽忠以力求避免,还是反而在理盲滥情的政治操作中往台湾的伤口撒盐?我们的问题是:“修法废约”是否唯一的方案,或最佳的方案?还是另有不需修法废约、但也能禁阻牛杂的更佳方案?
其实,“政治放/行政禁”,是国际贸易上最常见的壁垒手段;如此即可兼顾政治与外交上的形式利益及行政管控上的实际效果,也就不必因行政措施而牺牲了政治或外交上利益,得以内外兼筹,表里并顾。但是,全世界唯有台湾的“立法院”不作此想:“修法废约”非要搞到葬送台湾的信誉、形象及国际政治与外交之利益的地步不可。没有人能在事前拉得住这些狂人蠢货,但如今大错铸成,总该有人在事后把话说清楚。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