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网际网络问世40年,“网络世代现象”在学界与媒体掀起讨论热潮,诺贝尔大会也很应景,将物理学奖颁给奠定网络基础的高锟等3位高龄学者。遗憾的是,在两岸三地科学界都享有盛名的高锟,据报道因罹患轻度阿兹海默症,已无法体会“光纤之父”的头衔与荣耀。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网际网络的茁壮,固然为人类开启全新视野与生活面向,但种种人性之恶却也趁网络“匿名”之便而四处蔓延。网络40岁,带给世人的,绝非不惑的美丽新世界!
台湾《工商时报》17日社论指出,“出门离不开手机、开电脑离不开Wintel(微软+英特尔)、查资料离不开Google、要网拍到Yahoo、秀自己上YouTube、想耍酷买苹果”,这些在台湾社会的当代典型科技生活,可说是集20世纪资通讯科技(ICT)跃进之大成。站在前几世纪累积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只要创新,就有机会;多少英雄出少年,微软、戴尔、雅虎、Google与YouTube创办人莫不如此。台湾科技业也因为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代工关键角色,而创造出多个兆元奇迹。
从善美的角度观之,网络博客万家争鸣,让小众的意见得以抒发,甚至有机会跃升主流;本于济弱扶倾的网民运动,让蚂蚁雄兵得以撼动官僚与颟顸,八八水灾的连线救援就是显例;好事传千里的弹指传播,让口碑小店能快速冒出头,质朴老店能够开创第二春;广博的知识流,让秀才不出门真知天下;无所不包的电子商务,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当“天涯咫尺”不再只是文学的想象,新科技也为文学本身创造更大的可塑性,古人“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的辗转多磨,今人只要“想我,响我”,就可以消解思念之苦。这则4字得奖短信,连主张多读古典的文学大师余光中都大为激赏,还启发主流媒体展开“十字小说”的新白话征文。
然而,网络世界并非只有“光明的蓝”,而没有“阴暗妖气的黑”。上述种种善美之事,只要操弄越界,小则玩物丧志、中则损人不利己,大则违法乱纪,变成丑陋之事。
有关宅男宅女“四海一家”沉溺于网络交友,疏于人际关系经营的例子不胜枚举。整日流连Twitter(推特)、Plurk(噗浪)闲扯而荒废学习者,抑或赶流行上Facebook(脸书)耕田偷菜,而被公司炒鱿鱼者,近日也多有所闻。
有些博客打着“小民历史”旗号,专事揭人隐私,倘若对象是公众人物也就罢了,更常见的却是信手拈来邻人甲友人丙的生平记事,还能招徕一大群不相干的访客品头论足,完全无视当事者的权益与感受。尤有甚者,对不顺耳的言论发表者展开人肉搜索、网络霸凌,甚而逼人致死,让网民运动沦为网民暴力,其恶劣较电视名嘴党同伐异尤有过之,至少名嘴在明处,谩骂的网民却是在暗处。至于网络诈欺、侵权、色诱等等光怪陆离的犯罪,在弹指间恣意横行,更是令人怵目惊心。
诚然,任何工具本是中性的存在,人会役于物,问题还是在人类自身。但不容否认的是,因为科技传播的便利性,让人们更轻易出卖自己,因此也轻易出卖别人。两者均反映出个人对隐私的日益忽视。在“分享”诱因下,本来应该珍藏在日记本或相片簿里的心事与画面被摊开在网络的“大同世界”,虽然多数阅读者是无害的潜水客,但你不知道有心人会在何时何地取为所用。一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对学生演说时的示警:“别在脸书等社交网站放太多个人的讯息,以免日后就业时,这些讯息扯你后腿。”脸书翻脸如翻书,奥巴马的感触应该很深,因为不久前有人在Facebook上搞刺马民调,要他“非死不可”;而他意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更成为近日网络上最大的笑柄。
个人对隐私的自动缴械,正是德国作家尤丽策(Juli Zeh)和托亚诺夫(I.Trojanow)在新作《自由遭击》(Attack on Freedom)要提醒世人的:如果人们无法容忍他人私闯民宅、翻箱倒柜,为何能容忍别人在网络上任意攫取隐私?尤其当“别人”是行监控之实的政府,以及怀有商业用意的网络相关公司,他们正是新世纪的“老大哥”。“你甘心自由就此沦丧?”人们在享受网络时代的诸多美好之际,也该不时自问:“我保护自己又尊重别人的隐私了吗?”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