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检视“内阁”重组:千万不能有反向选择

2009年09月15日 09:31:00  来源: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15日社论指出,这一次“内阁”总辞过后,马英九与刘兆玄的民调支持率皆明显回升,台北股市亦以大幅上涨以为庆祝,显示台湾人民大体对于“内阁”总辞负起水患救灾责任是给予肯定的。然由于在新“阁名”单底定之后第二天就恰逢陈水扁案一审宣判,舆论也就来不及对“内阁”改组一事多所析论。现在,随着扁案热潮消退,我们确实该对关系台湾未来发展的“内阁”重组做进一步的检视。 

  社论说,早在八八水患之前,坊间对于旧“内阁”成员的表现早就有或褒或贬的评价。有些“阁员”的民间评价不佳,而也在此次改组中顺势去职;有“阁员”民间评价颇差,但改组后意外获得留任。有些“阁员”坊间评价不差,甚至列为“阁员”的模范生,如前“教育部长”郑瑞城与前“经建会主委”陈添枝,他们都莫名其妙地走人。当然,大部分“阁员”表现不恶,都属于应该留任者。在前述四类“阁员”洗牌类型中最令民众不安的,应该是“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却走了”这两类,属于标准的“反向选择”。政治上若出现反向选择,其实是极为糟糕的情境,值得警惕。 

  用白话文来说,反向选择就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谓善者不来,当然是指人才的裹足不前;而所谓来者不善,又是指政治上那些尸位素餐、曲意承欢之辈误事误国。蒋经国之所以令许多台湾人怀念,是因为他任内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正是由孙运璇、李国鼎等能干“阁员”所打拼出来的。孙、李等人之所以愿意搏命奉献,一则是由于当年的“国会”不像今日之剽悍与粗鲁,二则是因为大老板授权明确,使得下属有清楚的打拼目标。良好的政治环境总能创造出这样一个能人志士“近悦远来”的情境,但是不好的政治环境就反而会造成人才的反向选择。 

  以“内阁”的财经模范生陈添枝为例,其去职返回台大教书就令人相当惋惜。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好好一个教授不做,发神经去“内阁”做官?每天开不完的会、吃不完的油腻便当、睡不好的夜晚、按三餐挨“立法院”骂、难以坚持理想、令人戒慎恐惧的官场生态;最重要的是,卖命付出却难有成就的大环境。这样不成比例的“投入与产出”,是百分之百的折寿行业,理性与能干的经济学者一般而言是不会做的。台湾若没有吸引人才从政的外在条件,那么唯一能使人才投入的吸引力就只有“理想”二字。当不该走的人才纷纷离去时,就表示他们的理想逐渐幻灭,对主政者而言,这绝对是个警讯。 

  相反的,如果该走的没走,对人民而言那也是另一种挫折、另一种信心危机。过去一年,不论是立场偏蓝偏绿的媒体、财经专业的报纸、岛内的学者专家、岛外的信评机构,都一再对台湾当局的财政规划多所批评,认为公部门预算失衡、赤字严重,有极大的潜在信用危机。虽然最近公布的国际竞争力评比显示台湾的排名有所进步,但那主要是与马当局两岸松绑、产业管制逐渐开放有关,而与财政赤字全不相干。就实际政策而言,“财政部”施政慌乱与“国防部”的救灾表现不相上下,但结果却是陈肇敏下、李述德留。 

  社论最后说,这一次“内阁”改组,许多人对于若干“阁员”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却走了感到挫折。但对情绪挫折还算事小,重要的是,民众也对于决定台湾财经政策的领导格局感到忧心。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民而言,他们与“总统”或“阁员”等大官是没有什么交情的。谁上谁下、谁去谁留,都没有什么个人感情考虑,唯一有的,就只是那难以名状的“感觉”。这感觉虽说有些抽象,但在选举时却会转换为具体的选票。财经人才留不住,许多人感到失望。但是对马英九而言,也许更需要担心的是可能失去的“票”。要把台湾的财政拖垮,可能还得要两、三年的光阴,但要让人民对经济前景挫折失望,那却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