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选举强人 吴敦义朱立伦应多点专业考量

2009年09月08日 10:15:00  来源:
字号:    

  荧光幕前,众家名嘴们还在口沫横飞,痛骂“内阁”改组刘兆玄不辞之际,电视滚动字幕已经打出几个震撼台湾政坛的大字:“刘兆玄请辞获准”!名嘴们还来不及捡拾跌破的镜片,只能错愕的承认,刘兆玄果然是号人物。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说,人生就是这样,政治往往也是这样,失去的,才突然回神发觉,原来他还不错。但是,来不及了。一个专业团队,终究不敌政治算计、不敌选举考量、不敌重大灾难累积的庞大民怨。刘兆玄行政团队号称博士团队,多数是专业官僚出身的老将,他们什么都懂,就是不懂民意气候;但是,他们也有专业官僚的骨气,非常知道去留之间,背影的重要。

  刘兆玄早在“八八水灾”酿成民怨前就已向马英九口头请辞。刘兆玄勉力留任,为的是撑住灾后第一个月的救灾重建期。在过去三个星期时间中,刘兆玄承担无数骂名,他一句话不说,甚至和多数决定离开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合演这出戏,为的只是避免更多改组传言或谣言,打击灾后同样受重创的行政团队。

  文章称,时代确实不一样了,蒋经国时代或李登辉前期出身的财经科技官僚,有专业、有执着,却缺乏民选的洗礼,他们自认救苦救难,民众却觉得他们高高在上;害羞于张开双臂拥抱群众的人,得不到民众热情回应,只能黯然离开政治舞台。

  但是,这1年3个月,这个财经专业团队,的确做了不少事,两岸三通直航、经济松绑、顺利参与WTO“政府采购协定”和世卫大会、推动县市升格、更沉稳因应让台湾度过全球金融风暴。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无视政治算计的刘兆玄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台湾重新回味一个不谈政治、不想选举的年代,可以做多少事。1年3个月的时间,太短了,但是,天灾非人为可以控制,面对天灾的反应与民众期待有落差,毅然选择离开,也不必有遗憾。

  刘兆玄请辞获准同时,马英九办公室宣布“正副院长”分别由“立委”吴敦义、桃园县长朱立伦接任。这两位身负组阁重任的正、副行政首长,和刘兆玄特性迥异,两人都是民选出身,政治身段柔软,选举战斗力特强。简单讲,刘兆玄不谙民意气候的弱点,在吴、朱身上可以得到9成9的补强,然而,长处也可能正是吴、朱的罩门。

  文章指出,吴敦义是蒋经国时代刻意栽培的精英,崛起于政坛甚早,历练甚丰,却在高雄市长选举一役败北,其中固然有所谓绯闻录音带的伤害,但很大因素还是与他地方经营着力不深有关。紧接着,政党轮替,让吴敦义失去在更高一级别历练的机会。多数民众对他的印象是选举上能征善打,政策上到底有多少远见?却是一片空白。朱立伦则是国民党新崛起的中生代精英,政治世家的背景,让他行走政坛省不少力;但是,除了为桃园招商,他的财经专业在他的“立委”与县长经历中并不凸显。在台湾最需要经济转型起飞的时刻,吴、朱两人能否脱出政治框架,带领台湾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是两人最大的考验。

  吴敦义和朱立伦出任行政重职,不能不体会此时此刻肩上要扛的重担,远远超过他们过去的政治历练。“八八”灾后重建才开始,刘兆玄规划的防灾与重建机制,必须靠他们实践;他们不但不能以选举成败做为政策的唯一指标,相反的,他们必须展现过去不被民众看到的远见。文章最后强调,重建两岸互信从现在就要开始,选举算计不能压倒台湾的整体利益,政党壁垒不能阻碍施政,吴、朱必须谨记,他们不是执政党的行政团队,而是整个台湾的行政团队!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王赛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