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捉襟见肘如何重建?重建预算审慎规划

2009年08月26日 14:25:00  来源:
字号:    

  “立法院”25日起一连3天召开临时会,拟紧急审查通过“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特别条例草案”;“行政院”将据此编列重建特别预算,投入灾区生活、小区、产业、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重建。台湾《经济日报》26日发表社论指出,然其预算规模需多大?如何筹措财源?朝野仍然缺乏共识。

  社论说,行政部门拟编列3年1000亿元(新台币,下同)的预算;民进党团则喊出“预算无上限,至少2000亿”的口号;“立法院长”王金平表示,任何预算编列不能无限上纲,宜在1000亿元与2000亿元间讨论出合理金额。由于救灾重建需款孔急,努力筹足资金固为首要工作,但也不能无效率、加码喊价似的编列,因其财源必然来自岛内纳税人,也可能排挤到其它弱势团体的经费;何况“立委”职责就是替人民看紧荷包,将钱用在刀口上,一味为选票喊价式决定预算规模,那就对不起岛内民众。

  灾后重建预算规模到底要多大?尽管救灾急迫,仍需整体宏观规划、专业务实评估。水土规划与复育、小区重建、产业再造、公共基础建设等,预算规模估计太小,延缓重建工程,灾区人民受苦,绝对不应该;然若规模过度膨胀,造成整体资源浪费,偏离实际需要,就非全民之福。当局若能有效借助民间力量,当可降低财政负担。日前“行政院”表示,未来将引入民间力量,鼓励企业参与灾后重建,发挥企业的能量与创意,方向值得肯定。公共职能部门、企业、公益团体乃至于学术界,有志一同、分工合作,不但发挥整体力量,透过彼此竞争压力,当可将事情做好。

  社论称,在财源筹措方面,“行政院”或许已意识到台当局债台高筑的严重性,以致3年1000亿元的重建预算中,除了600亿元来自举债,另约400亿元则来自土地银行释股收入。由于释股动机并非民营化以提升经营效率,纯粹基于财政融通的考虑,以致为了减轻当局举债利息负担,却大幅降低盈余缴库数,并非有利于财政;何况土银负有政策性任务,纵采全民释股方式,具稀少性的土地到头来极可能被财团所掌控,造成对公平正义难以弥补的伤害,恐将得不偿失。

  至于举债融通,人民或许感到不痛不痒,然对当局的财政、经济造成潜在危机不能小觑,更应审慎处理。由于下年度总预算与特别预算举债合计已达4660亿元,创单一年度新高,累积债务即达“红色警戒线”;若灾害重建仍仰赖举债,明年台当局举债总额必然突破5000亿元,财政恶化更加雪上加霜。此时若能扩大思考格局,采取创新方式,趁“立法院”下会期即将审议下年度总预算及经建特别预算之同时,在总额举债额度控制下,不再额外举债,又能以救灾及重建为优先,将可降低财政冲击。

  社论最后强调,近两年来,当局为了振兴经济,实现马英九扩大公共建设的竞选承诺,已先后推出583亿元扩大公共工程建设及4年5000亿元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投资等特别预算,再加上与此次灾后重建有关的8年1160亿元“易淹水地区水患治理计划”,已经累积庞大的举债额度;不是因短期扩大内需、膨涨预算,就是政治上加码,以致不能有效运用。因此,从整体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立法院”下会期须将灾后重建预算与总预算、经建特别预算同时考虑优先次序,将后两者不具效率性、迫切性的经费移来支应灾后重建,一方面救灾复建,另方面扩大内需,增加有效需求,他方面又可节省经费、舒缓财政压力,当能一举数得。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王赛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