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民众看到自己手上的瑰宝了没?

2009年07月13日 15:17:00  来源:
字号:    

   “忘不了的人与事,才是真生命!”这是台湾地区的国学大师钱穆生前说的话。台湾《中国时报》12日发表社论说,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都有忘不掉的人和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生命里忘不掉的人和事,这些人、这些事交错汇聚,就成了时代的记忆、时代的精神。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精神代表,凝聚公众社会的共识,即使是传唱一首歌,都能让人们悲欢与共。

  社论摘录如下,

  7月初,日本颁发“国民荣誉奖”给长年从事演艺活动的女演员森光子,首相麻生太郎赞许她,“带给国民梦想与希望”。几乎就此前后,台湾地区先是举办了金曲奖,接着公布了第13届台湾文艺奖得主。

  在流行文化上,有一群幕前、幕后的工作者,在辉煌碧丽的舞台上,人们看到的是他们的光耀与成功,却看不到他们成功前的辛酸和艰苦,即使拿下了一个奖,都很难保证接下来的音乐之路一切顺遂,有人攀上颠峰,当了一小段“巨星”,有人还没真红,就一路坎坷地沉浮于这个圈子内外。然而,就是这些人,为台湾流下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唱遍大街小巷的歌曲,星光即使不再璀璨,歌谣都不会为人淡忘。

  在流行之外,还有一群人努力一辈子,为着自己的理想创作,很多时候,连掌声都听不到。从1997年开始,连续颁发13届的台湾文艺奖,每一位得主背后都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像第二届文学类得主黄春明,从乡土文学写到儿童文学,笔耕依旧不辍;第三届和第五届的得主钟肇政与叶石涛,寂寞甚至低调一生,直到老才真正能在阳光下得到应有的肯定。

  这一届的几位分项类别得主,评审是这么说的,“本届得奖者为台湾地区当代之杰出文艺工作者,他们均以生命力量坚持持续创作,并积极创造独特且具时代性的美学风束,臻至卓然成家。”评审的综论相当中肯,像是建筑类得主王大闳,高龄已经92岁,大多数人都忘了,原来最早台北市的“风格建筑”孙中山纪念馆,就是出自他构思的元素,虽然建成之后已有若干改变,更多人不知道,他除了在建筑上,早年还是翻译引进王尔德作品的大家。

  还有文学类得主王文兴教授,当年《家变》一写7年,成书后被誉为台湾地区“第一大奇书”,接下来《背海的人》一写更长达23年,这个奖颁给他的时候,当年捧读《家变》震撼不已的孩子已老,诚如评审所言,“其作品不仅建立个人风格,更将汉文之表达潜能推向一个高峰,对当代文坛深具影响力。”而年轻一辈的孩子,大概连问问这是本什么书的与趣都没有了,所谓的“当代文坛”早已面貌丕变,王文兴还是没停笔,埋头继续写他未完成的长篇创作。更甭提剪辑指导陈博文,如果不是这个奖,有多少人知道原来这么多在国际间得奖的电影作品,都是出自他的剪辑手笔。

  是什么信念支撑这群人,不停地在自己信仰的道路上前进?文化艺术工作者大部分的时间是寂寞的,他们和时代争、和社会争、和自己争。争一个不同于流俗的创作环境。当年,岛内民众为威廉波特少棒队疯狂的时候,年轻学子捧读讨论的正是白先勇、王文兴;如今,台湾社会为了王建民喝采、叹息的时候,文学创作进入一个“俱往矣”的危机年代,除了王建民,还有谁是可以共同讨论的人与事?演艺圈的蜚短流长?政治圈的蓝绿口水?还是商业界的八卦绯闻?当来自大陆的人士为台湾文化创意倾心不已之际,台湾人到底看到我们自己手上的瑰宝了没有?

  时代演进,社会气候改变,但在变动中,总有不变的人生价值:做该做的事,不顾后果且留下典范。这些寂寞的文化艺术创作者,赚不了什么钱,沾不了任何权;虽小有名气,也很难说到底名气有多大,但他们写下时代的记忆,他们的人生没有遗憾,不论有没有一座奖章,都值得社会更多的掌声和肯定。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本文不代表中国台湾网立场)

[责任编辑:王赛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