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前“立委”王雪峰被人发现疑似“拾荒为生”,岛内媒体一片同情之声,民进党内发起关怀昔日战友行动,就业服务站人员则直接“到府服务”,要为王雪峰找工作。台湾《联合晚报》20发表社论指出,这两天新闻热潮稍褪,镜头比较饶过王雪峰夫妇了,我们该从悲情之外的角度想想这个问题。
社论说,王雪峰的婆婆从事资源回收,王雪峰本人则轻描淡写,说自己目前没什么不好,甚至说每天过得很happy。其实,旁观者多有一个盲点:就因为王雪峰曾经担任“立委”,如果她现在从事资源回收业,就很可悲、可怜吗?从事资源回收业有大型业者,也有个别民众,未必都是“悲惨人生”。尤其媒体标题一度以“拾荒”这样传统且贬抑的字眼来形容,有点“拣垃圾”的意味,叫从业者情何以堪。更何况,以环保、公益为名,为资源回收作义工的大有人在。可见,同样从事资源回收,却有说不出口的价值判断隐藏在这些报道里,“职业无贵贱”的价值观还真是受考验。
其实,从王雪峰有限的谈话里可发现,她有所坚持,譬如和政治有关的党职或公职她不要。简单地说,她就是想要离开政治圈,宁可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她要的不只是维生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另类”生活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常见。有些大老板会在一段时间内放下俗务和压力,到宗教团体过着俭朴生活,或卷起袖子从事净山、资源回收。科学园区的科技新贵宁可放弃高薪,到乡下开起民宿,过着田园生活。这些故事为一般人无法理解,当事人却甘之如饴。
王雪峰又说,自己最想担任的工作是教儿童美语,因为她的英语不错。但儿童美语机构多不敢聘用一个昔日的“立委”,恐怕这也才是问题所在。就算政治人物愿意放下身段,重新来过,反而社会上先有了成见、偏见。
没错,是有人离开政坛后,因主客观因素而失业无依,这样的故事让人低回不已。但如果王雪峰基于自身理念所选择的“真情”,却被当成迫于无奈的“悲情”来报道,就有点荒谬了。政治人物离开政坛就是一个平常人,如果是政治人物自己选择的“背影”,社会就应该接受,给予尊重比给予同情更合适吧。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