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商人是永远的执政党。不论是消极的为了使本身的事业不致遭到政治力的打压、干扰,或积极的让本身的事业发展能够得到政策特惠,中外通例越有规模的企业越需要经营政商关系。这样的潜规则,运用在台湾基本上也是若合符节的。
台湾《工商时报》社论说,八年以前,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工商团体、企业大老与执政党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大家记忆犹新。这八年来,换上民进党执政,工商团体、企业大老一度担心过往的政商关系恐难维持。但实践检验证明,在工商团体、企业大老以及新贵们的用心经营下,政商关系的网络更为绵密。事实上,这些工商团体与企业大老,不只可以周旋于台湾的蓝绿之间,甚至还可以优游于两岸之间。
然而,这样的荣景在“五二○”第二度政党轮替后,是否还能维持,无疑将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焦点。
社论认为,未来的政商关系之所以存在未知数,主要当然是因为准“总统”马英九先生是出了名的不沾锅。翻开他过去的从政经历,不论是当“法务部长”、台北市长或国民党主席,虽然不能说没有商界的朋友,但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执行公务时向来是公私分明、大夫无私交。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格特质和行事风格,诚如该报日前专题报导所描述,使得向来擅于经营政商关系的工商团体与企业主,面对新局莫不苦于难以施展建立和马英九的关系而有一股说不出的焦躁与忧虑。
不过,也诚如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名言“生命会自己找出路”。对于一向倚赖政商关系的人而言,如果此路不通,自然要另谋出路,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果然,在该专题报导中特别指出,岛内的六大工商团体,除了工商协进会与工业总会本来就有“立法关系委员会”或“国会关系委员会”的专责单位之外,商业总会和中小企业协会也表示将在近期内成立类似的专责单位。至于电电公会和工业协进会,自然也不可能毫无动静。同时也有理由相信,工商团体或企业大老如果经过尝试确认无法和马英九建立新的政商关系,退而求其次,除了加强与“国会立委”的关系之外,包括未来的“内阁”乃至于执政党,自然也都是建构新政商关系的理想标的。因此,最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将是:清廉自持的马“总统”,将被孤立于除了“总统府”以外,行政、“立法”与执政党三方所交织的新政商关系网络之外。这无疑将是马政权的治理危机。
社论指出,如果单纯只是要破解可能被孤立的危机,马英九执政后调整自我,亲自与工商、企业大老做直接的互动,此一方面固然可以借助直接的沟通管道而有利于其拚经济政见的落实,但却要受到公共决策是否出现倾斜现象的检验与质疑。尤其如果只在意于维系与工商团体、企业大老的沟通管道,相对的则忽略或消减与社会弱势团体的对话机会,则除了要面对不符公平正义的质疑,更可能逼使弱势者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重新走上街头,并与在野的民进党重新结合。无论出现前述的那一种情状,不能不说也将成为马政权潜在的另一治理危机。
回到八年前民进党刚取得政权时,当时的陈水扁与民进党何尝不也是一再强调清廉、勤政,但是民进党政权得到权力的同时却也快速的腐化。当然发展政商关系不必然就意谓着黑金贪腐,马英九个人的洁癖也许也能经受得起检验,但今天马英九所带引的国民党可是行政、“国会”权力一把抓。即使马英九个人有能力抗拒腐化,周遭的不论是“内阁”行政团队、党务系统,尤其是“国会立委”,在在都是可以钻的空子。马英九纵有风纪股长之令名,实务上总不能“府”、“院”、党、政的每一个环节都躬亲当风纪股长。
因此,社论认为,马英九在接下千斤万担后,除了诸多必须优先推动改革的政务之外,如何以“总统”的威势与影响力,一方面督责“立法院”尽速通过完整配套的阳光法案,使外界的游说、“立委”的议事都能在信息充分揭露下透明进行之外,另方面更应快速重新建构一套体制内的防腐机制,包括让“监察院”重新恢复运作,让成立届周年的特侦组摆脱政治力干扰,发挥设立初衷成为打击重大贪腐的特战部队;当然也包括让审判独立与“司法”效率的提升同步落实,以及让媒体能够发挥第四权的看门功能。只要架构健全,政商关系、弱势代言自然都能各如其分并收相辅相成之效。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