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满街大学生 台湾高等教育改革受质疑

2007年10月24日 13:47:00  来源:华夏经纬网
字号:    

  台湾的大学生满街跑,其中的硕士生、博士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教育部”突然发布命令自明年起全面冻结博硕班生,招生人数不再增加,之后并逐年缩减。未来被分类为“小区型”的大学,将不能招收博士生。

  台湾每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约十四万人,“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大学日间部加上进修推广部的招生总额人数即达十三万,再加上师范大学系统及体育学院的一年级学生招生额,总数已有十四万人。如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人人都在上大学。

  从教育普及的观点来看,台湾的高等教育真是普及到不能再普及,但是台湾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却出了大问题。

  十多年来台湾的教育改革,惟一见到的具体成果是四年制大学林立,只有两千三百万人口的台湾,可以授学士学位的大学有一百多间。水涨船高,各大学的研究所也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过去六年来,台湾的博硕生招生人数激增了一万五千人,每年招生总数超过五万五千人,其中日间学制的硕士班招了三万五千多人,夜间学制硕士班招生一万四千多人,博士班招生六千三百多位。这个数字很惊人,因为依比率它遥遥领先了欧美、日本等各先进国家,台湾的高等教育量有了,质量跟不上。

  如果在台湾各大学的资深教授之间做一项民调,可以得到一致的答案:这七八年来的大学生程度每况愈下,很多学生的程度不及当年的高中生。专业程度不容易测试,单从台湾大学生的英文水平来衡量,不少四年级大学生连最简单的英语单字都拼错。最近发布的国际英语程度排名,台湾在亚洲地区名列倒数第二位。中文程度的普遍低落更加惊人,台湾青年相竞以书写“火星文”为时尚,再加上执政当局倡导去“中国化”,一心把中文的根基抽掉,减少古文教材,推行有音无字的方言。于是坊间媒体充塞着俚俗用语、舶来用词,语法混乱,错别字齐飞还引以为荣,长此以往,台湾的语文将支离破碎,中文亦将日趋灭亡。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何卓飞表示,大学生多了,毕业之后觅职困难,于是就有大批毕业生继续读研究所,造成博硕士生产过盛。何司长指出这六年博硕士的核定招生名额成长很快,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目前社会也在质疑培育出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何卓飞的话前后矛盾太不负责任,六年前“教育部”核定了广招博硕士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多了,不好找事?或是根据了哪项调查数字,工商企业的哪些具体需求?六年之后“教育部”又根据什么理由或市场上的哪种需求关系而进行管制博硕士的总量?兹事体大,不能光凭一位“教育部”官员的两句官话就敷衍了事,数十万台湾青年的前途要受到影响。

  事实上是因为推动了十年有余的“教育改革”彻底失败。当年一批从美国回来的台湾学者,或许最出发点是善意的,与执政当局结合,执政者正需要建立一个革新的面貌,遂大力推动所谓的“教育改革”。有一纲多本、建构式数学,广立大学,办小区型大学、发展国际一流大学等德政,结果没有一项出成绩。弄得怨声载道,中小学生、家长、教师,成群的失业大学生博硕士生,惶惶然不知所措,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殊不为过。

  台湾的教育改革彻底失败,无人负责,“教育部”只下令明年起,博硕生的招生人数不增长,预计明年的博硕士班将削减四百人左右。

  教育是百年大计,但是台湾“教育部”历年来的措施令人摸不着头脑,既然“教改”未能惠及学子或对社会有所裨益,就应该亡羊补牢,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台湾高等教育质量,协调人材培育与社会需求等当务之急。单方面限制博硕生的招收,所为何来,又期望达到什么效果?但是再问下去也得不到答案。“教育部”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当吹鼓手已经好几年,原本他们份内的工作现在只是个副业,这些人正孜孜不倦的苦想,“入联公投”应该如何大量出现在学生的考题之中。(作者 马康庄 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