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联合报:扁式“冲突”治理 自私短视冷血不仁

2007年10月23日 13:41:00  来源:
字号:    

  台湾《联合报》今天的社论说,罔顾未合法取得路权,陈水扁执意持第一棒率“入联路跑”开跑,这不仅践踏了法治,更玷污整个“入联”活动。路权风波与其称为一个“事件”,倒不如说是扁当局惯用的“冲突模式”,企图借着制造冲突和争端来营造效果。这也显示,陈水扁追求的不是“入联”,而是它的政争效应。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路权原是一个单纯的“程序”问题,现在竟能升级为“中央”对地方、“总统”对“市长”的角力,关键不在“台北市府”强硬,而在主办单位傲慢自恃,从而故意造成“总统带头违法”的态势。一个领导人及众多政务官参与的公开活动,“体委会”自始即无意申请路权,那是根本不把民众的用路权放在眼里;而当陈水扁向郝龙斌呛声“有胆来抓”时,他的眼里根本没有法治,只想制造这种“无政府状态”来升高冲突。 

  社论指出,行政机构的运作顺畅与否,取决于三个层次:在最基础的部分,是文官体系的“行政中立”及“依法行政”;在中间一层,是政务官员的决策智慧及从政风格;在最上一层,则是主政者的“治国瞻瞩”。政党轮替七年半来,民进党当局的决策力由上而下逐渐腐蚀,领导阶层的善变反覆及贪渎无能,成为台湾最大的危机;在中间的政务决策层次,则陷入失去人格风骨及自主判断的茫然;如今,竟连基层机构“依法行政”的准则都遭领导人践踏,这个当局还能维持基本的功能吗? 

  试想,“入联”活动错过以“体育活动”名义在一个月前申请的期限,何妨改以“政治活动”补办,也更名副其实;甚至,也可透过行政协调,要求台北市府紧急协助,这才是正常的运作方式。但扁当局的作法,却接连两天由陈水扁放话威吓“有胆来抓”,这种挑衅的手法,不仅把自己放在一个超越法律的地位,甚至是刻意利用其身分制造冲突,把“依法行政”的基本信仰全盘瓦解。

  社论说,扁当局对于“冲突模式”之爱好,其来有自。民进党在野时期,透过不断的街头冲撞,有效瓦解国民党的统治权威;执政后,又利用对大陆的示威挑衅,赚取选举的边缘利益。上述冲突操作不乏战略需要,倒可理解;但演至今天,陈水扁不仅在人民之间制造冲突,在南北制造冲突,甚至在内部制造冲突,让不同的行政机构互相对立,让执法及行政人员无所适从。这样的治理方式,何止自私短视,简直是冷血不仁。 

  不仅陈水扁如此,台湾行政部门也越来越多官员采取“冲突模式”来处理政务。诸如“新闻局长”谢志伟在“立法院”的越位演出,“教育部长”杜正胜对外界批评的横眉怒目应答,更别忘了先前“扫射”媒体的叶国兴,屡滋争议的姚文智,都反映了整个行政体系的倾斜与文官自我认知的失控。且看,当“依法行政”的逻辑被“依胆行政”取代后,政府的面貌变成了什么模样?一个“独”夫只手号令天下,几个跳梁小丑抢尽舞台风光,绝大多数官员噤若寒蝉,现在不就是这般景象吗? 

  社论批评,民进党并非不知道“秩序”为何物,它却让自己耽溺在以“破坏秩序”与“破坏和谐”为职志的癖好中,以舔吮社会的创伤和血痕为乐。七年多了,喊过最多的“和解”、“和谐”、“幸福”、“快乐”的口号,无一能够实现,却不断把人民带入对峙、仇恨和哀伤。 

  社评最后说,“有胆来抓”,其实是黑帮大哥向“司法”呛声的语言,却出自台湾领导人之口,他还曾是状元律师、第一名的“立法委员”、首位缔造政党轮替的“台湾之子”,他却也一手葬送了台湾的“民主”和“法治”。陈水扁的扭曲变形,反射的不仅是执政党的快速堕落,也是台湾不敢揽镜自照的沉沦。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