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美国猪肉假瘦 台湾金控真肥

2007年08月24日 09:19:00  来源: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刊登社论指出,上星期岛内有两则重大新闻,看似天南地北,实则曲径通幽,都显示出执政党的治理能力。其一是“行政院”宣布要将台银、土银、中国输出入银行合并,成立一家超大的金控公司,名之为“台湾金控”;其二是“卫生署”宣示要将猪肉使用瘦肉精解禁,后来却数度转变,忽而传出“内禁外不禁”之说、忽而又宣布暂缓解禁。这两件事都凸显出决策上的糊涂。

  瘦肉精是化学药品,能够使猪的瘦肉多、肥肉少,卖相较佳。吃了这种药,猪并不会因为运动量增加而多长肌肉,却是在生理结构上刺激瘦肉的生长。简言之,猪吃瘦肉精所长的瘦肉是“假”瘦肉、是中看不中吃的瘦肉;更何况,人吃瘦肉精过多会有若干健康后遗症。以美国职棒新闻做比喻,猪吃瘦肉精就像是若干大联盟选手服用类固醇禁药一样,也许短时间猛长肌肉、全垒打表现甚佳,但长期而言则有害身体。正因为如此,全世界一百六十个国家都禁止使用瘦肉精。台湾屈从美澳压力,竟然要将已然进步的规范放宽。这种为了假瘦肉而真伤害台湾人民的做法,真是荒谬到不可思议。

  社论直言,筹划合并三家公有银行,设立超大级的台湾金控,则是另外一种务虚政策。熟悉企业并购ABC业务的人士都知道,企业合并唯一的考量就是综效;必须要找到两家或多家公司合并的效益,才有整并的必要。以台湾金控案为例,台银、土银、输银三家银行有若干业务重迭、分行落点重迭、人员重迭、建制重迭,若是合并之后能够整并业务、裁撤分行、解聘人员、精简建制,那就是节约成本的综效。如所周知,这三家银行的员工都是准公务人员,一个人员也裁撤不了,因此建制、经理、分行的重组殆无可能。此外,若是公司内部工会在整并后合而为更大的结盟,也将更不利于效率提升,因此节约成本的综效几乎全无可能。这不是我们危言耸听,外商银行也多持类似看法。

  再以拓展业务而言,台银、土银、输银合并也是难有期待。基本上企业业务的拓展与绩效必须有诱因做后盾,唯有各阶经理人的报酬与公司营运利润正相关,才能促使经理人在业务推动上卖命投入、力创佳绩;这是公司治理的常识,也是企业管理的铁律。但是官营的台湾金控在公务监督系统的嵌制下,根本也不可能产生业务拓展的正面综效。因此,台湾金控虽然资产额达五兆多新台币,就金额而言可以排名上升,就实质而言却是名实不符的虚胖,肥大臃肿而缺少行动力,与美国“瘦猪”相似,也是中看不中用的货色。

  社论认为,开放使用瘦肉精明知对健康不好,“行政院”却执意开放,显然是屈从外国的压力。但是合并金控明知无益综效,当局也执意整并,其背后的心态为何,那就值得探讨了。依据媒体报导,成立台湾金控公司似乎有双重目的,一是要以一家肥大资产门面的金控公司,冠以“台湾”之名,在国际露脸,二是要为二次金改强做姿态,无论如何要贯彻陈水扁先前的宣示。对于这样的务虚思考,我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台湾金控因为种种制度限制而绩效不彰,一张肥大臃肿的资产面孔搬到国际舞台亮相,有尊严吗?有一家资产肥大却赚钱有限的银行,对台湾是加分吗?

  坦白说,二次金改中的银行合并,必须要有清廉政治环境、能干财经首长的配合,依据市场竞争的法则去审慎的推动。如今,却是在未见综效、不敢裁员、不愿上市、财经体系弊案丛生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胡乱合并,这算是什么样的窝囊政策? 
  
  社论最后表示,在张俊雄接“行政院长”、邱义仁接“副院长”之后,外界就预测,这会是一个完全服从阿扁意志的选举“内阁”。果不其然,最近定期推出许多烧钞票政策,希望把房市炒热、把股市拉抬,而成立台湾金控正是最近“行政院”自以为利多的一件。这些所谓利多政策就像是瘦肉精一样,顶多只能虚张短期卖相,长期而言对台湾经济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像这样以“一周一利空”的错误政策来自戕台湾经济体质,宛如一种另类的“台湾奇迹”。 

 

[责任编辑:张弛]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