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南海佛学院2017年的招生信息近来触动了印度一些媒体敏感的神经。“就在中国争取实现‘佛教徒全球化’时,印度却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利用其遗产”“中国开办自己的那烂陀大学令印度蒙羞”,印媒的报道大有“印度佛教vs中国佛教”的架势。中国的佛教发展和与相关国家的互动被印度看成是“中国软实力外交的重大胜利”。因为几年前印度比哈尔邦筹建的那烂陀大学没什么起色,印度一些舆论就开始断言印度重振佛教不给力。实际上,莫迪上台以来推行的“佛教外交”已为印度加分不少,有关打造“佛教走廊”等设想也开始浮出水面。印度努力塑造“佛教圣地”的夙愿遭遇的是印度教复兴思潮、地方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现实问题。在中印一些学者看来,中印应乐见彼此“佛教软实力”在对外交往中的积极贡献。
印度想开发“佛教走廊”
印度佛教的发展自下而上都呈现出新变化。印度13亿人口中,佛教信徒只占总人口的0.8%。但近来有关其他教徒皈依佛教的报道比较多。《印度时报》去年曾报道,古吉拉特邦有组织的大批印度教徒皈依为佛教徒,其中有贱民也有高种姓。古邦佛学院秘书长班克说,根据印度教法律,锡克教和耆那教皈依佛教不需要批准,但穆斯林和基督教必须尊重某些法律手续。班克表示,贱民皈依佛教是试图从种姓制度束缚中解脱出来。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近来也有大量达利特人从印度教皈依佛教。1950年北方邦佛教徒为2517人,2001年增长至30万人。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资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期他陪一个印度佛教代表团在国内访问,发现那些印度新佛教徒基本不太懂佛教经典。在印度的书店里,也很少有佛教书籍。
[责任编辑: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