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来,南海局势出现新的可喜变化。
年初,《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发表,清晰地表达了中方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的意愿。
1月和2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两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年中国和东盟在南海问题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力争今年上半年内尽早拟定“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草案。
上月中,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首次举行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菲律宾外长亚赛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东盟将与中国共同设计“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希望在今年6月之前完成此项工作。
上月底,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第19次落实《宣言》工作组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各方就落实《宣言》、推进海上务实合作及“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相关议题交换了意见。
显然,“南海行为准则”框架的草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对上半年完成此项工作,有关各方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南海形势的变化来自不易,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的结果。
“实践出真知”。经过几年博弈和斗争,相关国家已认识到,域外势力介入不可能给南海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只能给地区稳定制造新难题,损害中国与东盟国家利益。这一认知为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中国与菲律宾关系转圜,是南海局势“降温”,进而推动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关键因素。去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任后,一改前任在对华交往上采取对抗做法,选择了对华友好的政策。中国给予积极回应,中菲就全面改善发展两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菲关系的华丽转身,以及中国与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达成的有关解决南海争端的共识,标志着南海问题重回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轨道,也为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合作,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扫除了障碍。
“南海行为准则”将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开启争端和平谈判提供制度保障。尽管《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但是由于《宣言》不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违反《宣言》的行为时有发生,造成局势剧烈动荡和紧张。“南海行为准则”,是要为南海各国立规矩,定规则,确定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这不仅有利于南海的长治久安,也将促进亚太地区安全与合作架构的建设。
当然,有些域外国家依然试图搅乱南海局势。日前,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抵达南海,执行巡逻任务。这是美国海军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在南海高调亮相。日本也是小动作不断,日本政府已经确定将向东盟国家无偿提供陆上自卫队二手运输车等等。但是,除了刷存在感外,域外国家的捣乱掀不起波澜,撼动不了南海局势的大势。
当前,南海局势正在向好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国和东盟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决心不可阻挡,僵持十多年的“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有望破局。(作者是前驻外大使、环球网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帅]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