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传奇演员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5月22日在贝尔格莱德病逝,享年83岁。
巴塔是谁?他就是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主角“瓦尔特”的饰演者,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至今流传。对3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瓦尔特”就是一个英雄的代名词,一段融入生命的记忆。
“炸弹”般的电影
瓦尔特拳,永远打不完子弹的机枪,钟表匠,以及那句浪漫的暗号: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要来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的出现,对持续十年观看样板戏,甚至连样板戏都看不到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颗“炸弹”。
彼时正是“文革”接近尾声的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放映,万人空巷。因中国观众数量庞大、观看次数多,它成为史上最受关注的战争片之一。
有一群幸运的配音和翻译人员,在接受了整整三年的干校劳动之后,提前接触到了这部电影,然后无一例外地,被这个来自南斯拉夫的“炸弹”震撼了。
“当时就明确地宣布,说你们这些人现在到干校来就是来改造,不要老想着怎么回去拍电影。”为电影中假瓦尔特(康德尔)配音的已故电影艺术家葛存壮,数年前接受崔永元《电影传奇》采访时说道。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职工都已经离开了本职岗位。
据了解,最初本是重拍版的《南征北战》需要人。后来,事情突然有变,新《南征北战》需要暂时缓缓。利用间隙,这群幸运儿接到了一部译制片的任务。
为瓦尔特配音的北影厂老演员鲁非,对《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的评价很直接——“就是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因为那时候咱们是封闭状态,早期只接触过苏联电影,后来也中断了,看到这个片子以后就特别地有新鲜感。”
“这部片子的主题就是反德国占领,但是搞得特别的有趣,节奏鲜明,故事讲得也特别流畅,人员特别松驰,觉得就像是生活里头一样。说的是瓦尔特,实际南斯拉夫的人民都是瓦尔特,整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占领的反抗。这是咱们回过头来思考的,像这种艺术形式不多见,很有趣,当时我们就觉得真好。”
2010年5月10日,77岁的巴塔亮相上海世博园。
“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
“我有足够的理由去爱中国。如果不是岁数太大了,我都想加入中国国籍。据我所知,中国法律是规定不允许保持双重国籍的,但我又不会放弃塞尔维亚国籍。中国人真的是那么可敬,令人惊叹!”2011年,80多岁的巴塔在贝尔格莱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巴塔先后访问过中国十多次,“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感觉就像是回家,那里有个大家庭在等着我”。
在他家里,不大的会客室内一半多的装饰品都来自中国———景泰蓝花瓶、手工绣制的中式桌布、笑眯眯的瓷制弥勒佛……
1979年的上海之行让巴塔一生难忘。当时他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一个电影节,当经过南京路时,整条街道上挤满了欢迎的人,车队根本行进, 他的妻子惊呆了,工作人员为了安全再三嘱咐他千万不要摇下车窗、更不要下车。“ 但我知道我要下去,走到他们中间,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热爱我的人。”所以他推开门, 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
说到这里,巴塔停顿了一下,眼神里闪烁着光芒,像是要为孩子宣布谜底的老人,“当我站在街头的一瞬间,整条街道霎时如黎明般安静,而这安静仅维持了几 秒钟,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欢呼声,所有人都有节奏地喊着——‘瓦尔特’、‘瓦尔特’ !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巴塔凭借着这些电影红极一时并获奖无数,但这类“漫画式的游击队电影”在南斯拉夫时代其实饱受影评家们的诟病,被认为艺术价值不够高。
“在前南斯拉夫时代,很多电影评论家一味地贬低这类影片的艺术价值。倒是在遥远的中国,人们非常喜欢这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并对这些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有人测算,在迄今为止的近40年时间里,大约有近百亿人次的中国观众欣赏过这些游击队电影。”巴塔说。
“瓦尔特”之后,巴塔还参演了不少喜剧,体重曾达到110公斤
“段子手”
巴塔的诙谐幽默是出了名的。在许多场合,他都不忘讲自己的经典笑话:“在电影里,我破坏了德国纳粹的很多作战计划,打死了无数的德国鬼子,所以希特勒在临死前曾经留下遗嘱———干掉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拍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情景,他分享了这样一个“状况百出”的片段:
“其中一幕是游击队员和德军作战,这是一个有上千名演员参与的大场面,按计划,我应该拿着手枪从仓库里冲出来并加入战斗,但在慌乱中,我把手枪丢在仓库里,而是错拿了一把笤帚就冲了出来,但当时所有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全情投入,没有一个人发现我手里拿的是笤帚。这一幕拍摄结束后,导演对大家的配合表示十分满意并准备收工,而我只好硬着头皮走出来说———等等,我拿错了‘武器’。”
除了功成名就的电影演员,巴塔还有另一重身份———政治家。2002年8月,巴塔还被推举参加塞尔维亚总统竞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用他仍不忘调侃自己:“只有让广大中国观众参与投票”,“瓦尔特”才会有机会当选。
一段关于巴塔和已故南斯拉夫政治家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的故事也流传甚广。铁托在世时很喜欢巴塔的电影,也很喜欢巴塔本人。有一次,巴塔对铁托说:“总统同志,您的房子可真不错啊。”铁托回答:“不,那不是我个人的,那是国家财产。”巴塔马上回应说:“国家财产?那就是说我也可以在夏天带着我妻子来这里度假啦?”
笑对英雄迟暮
巴塔1933年生于贝尔格莱德附近一个小镇,从15岁起开始做舞台工人。他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他一生共参演300多部影视剧作品,获得众多电影奖项和荣誉,就在今年的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他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今年2月18日第38届塞尔维亚国际旅游展开幕时,贝尔格莱德市旅游局特别拍摄并在开幕式上播放了巴塔的一段30秒中文视频,借此宣布将大力吸引中国游客前往贝尔格莱德旅游。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公共活动。
2011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巴塔对“瓦尔特”的英雄迟暮表示坦然接受,并再一次开起了玩笑。
“有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到贝尔格莱德访问,翻译给代表团团长介绍说‘这就是瓦尔特’。当时那位团长看了看我,然后做出奇怪的表情挥了挥手。我问翻译那是什么意思。她问过团长后告诉我,团长说,他从来没有想过瓦尔特也会变老。”
“刚才我说过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上百万人上街来看我。后来,我又去过中国十多次。前两年有一次去是参加一个有关马其顿电影的活动,居然没人注意到我。这样倒也好,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街头散步了,反正没人会认出我来。”
从一名政治家的角度,巴塔也对中国情有独钟,曾对中国的发展成就大为赞叹。
“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未来,或者说正迈着大步走向未来。我们塞尔维亚人或许都没有能完全理解中国在科学、文化和经济上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都无法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潜力,而我们却消解了自己的潜力。”
近年来,巴塔饱受疾病困扰,2006年心脏病发作,之后做过两次心脏手术,手术后右脚生坏疽。四年前因中风入院治疗。就在逝世前几周,他再次入院,因坏疽严重不得不截肢。
5月13日,新华社记者王慧娟与几名华侨华人和当地媒体记者来到贝尔格莱德心血管医院门口,欲探望病痛中的巴塔。医院保安和副院长当时透露,巴塔状况不稳定,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大家在等待一个多小时后也未被允许进入病房探望。22日夜,“瓦尔特”在医院的病床上与世长辞。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