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国际视点

中国在朝鲜半岛乱局中的“止损”之道

2016年02月24日 10:42: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曹玮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2016年年初,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变数。1月6日,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紧接着2月7日又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由于此举一是违反联合国有关禁止朝鲜进行核试验的相关决议,同时又与各利益攸关国一直主张的半岛“无核化”目标相左,二是被怀疑借发射卫星之名,行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之实,从而使得相关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那么,这些看似与以往不同的措施是否代表着各国政策的大转变?半岛是否因此面临着冲突升级到战争层面的风险?面对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中国有何办法能够将自己的潜在损失降到最低?

  韩美对朝政策未发生质的改变半岛战争概率基本为零

  朴槿惠发表有关“彻底反思对朝政策、促使朝鲜发生实质转变”的措辞强硬的演讲,并先于各国最快实施对朝单边制裁,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区运营,这一系列言行引发外界有关韩国对朝政策大转变、半岛爆发军事冲突的猜测。但事实上,尽管韩国政策较之以前更为强硬,却并没有改变过去“防御”为主的策略,由韩国率先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韩国而言,半岛和平仍是目前韩国的最大利益关切。此次朴槿惠的演讲虽然提出了“改变现状”的目标,但同时也强调了“维护朝鲜半岛和平、建立共存的韩朝关系”这两个目标。后两个目标都明确与战争手段无关。而就“改变现状”这一目标而言,韩国同样无意于动用战争手段。朴槿惠演讲中所说的“改变现状”并非指改变半岛的和平状态,而是改变“应对朝鲜极端挑衅行为的无力”。为此提出一方面要“以坚定的态度将制裁贯彻到底”,另一方面要“加强同美国的合作”。就制裁手段而言,目前韩国的单边制裁仅是在量上比以往有所增加,更大的不同体现在其通过给中国等国施加外交压力,谋求所有相关国家共同且坚决地实施对朝严厉制裁。就加强韩美军事合作而言,更多体现在韩美军演和联合布防上,但韩美历来军演的科目基本都是以遭到朝鲜打击为背景,在顶住朝第一波打击后实施反击,罕有以主动进攻朝鲜为主的科目演练。因此,即使美国宣布下月派遣“约翰 斯滕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到韩参加联合军演,威慑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至于联合布防,例如部署“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和萨德,也都是典型的防御举措。

  退一步讲,即便朴槿惠总统本人有意对朝采取包括发动有限战争在内的更为强硬的军事手段,也很难诉诸现实。2月10日,韩国国会以243票赞成、5票弃权表决通过决议案,谴责朝鲜“发射远程导弹”,同时强调为重启韩朝间对话竭尽全力。可见,韩国在野党和执政党在对朝问题上还是一致主张以“和谈”为主。

  美国作为《朝鲜停战协定》一方的代表和韩国的同盟国,在半岛问题上的行为备受关注。此次美国同样是单边制裁与军事动作并重,似有引发半岛军事对峙升级的可能,但其实,美国对朝保持“战略忍耐”和冷处理的方针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美国目前种种举措的最主要意图是向韩国展示美韩联盟对韩国的可靠性,借机强化与韩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而对彻底解决朝鲜核问题兴趣不大。

  对美国而言,保持现状,保留一个屡屡违犯联合国决议的朝鲜对其遏制中国崛起更具战略意义。现阶段美国一方面为打击“伊斯兰国”,主要作战力量仍部署在中东,另一方面为牵制俄罗斯,又不得不加强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因此难以将全部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应对中国上来。

  在此背景下,营造不利于中国崛起的周边环境就成为美国的最佳选择。正如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频频发难一样,在半岛问题上维持一种乱局,不仅可以将中国捆绑在半岛问题上,并有机会逼迫中国做出必定会得罪一方的选边,还可以间接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不负责任”、“无力应对”家门口问题的负面形象,从而拖延乃至破坏中国的崛起进程。彻底解决朝鲜核问题不利于美国实现这些利益。

  美韩不会主动挑起战争,朝鲜自恃拥有“核武器”而主动开战的可能性同样几乎没有,因为这样做不符合朝鲜自身利益。目前朝韩之间的协定仍是停战协定而非和平协定,停战协定与和平协定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虽然规定了协定双方停止战争,但这只是战争的暂停,双方的战争状态并未根本解除。这意味着,任何一方挑起战争,另一方都可以合法地立即进入战争状态,恢复对对手的作战。

  朝鲜作为一个理性国家,不可能不考虑主动发动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毕竟即使拥有了核武器,朝鲜与美韩同盟的实际军事实力差距依然极端悬殊,在仅仅依靠《朝鲜停战协定》勉强维系朝鲜半岛和平状态的条件下,朝鲜任何单方面的武力挑衅都有可能成为美国立即介入并帮助其盟国实施“自卫反击”的理由。简言之,朝鲜主动发动战争无异于自杀。

  对于朝鲜是理性国家这一点,读者或许会有争议。由于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器以及其独特的家族统治等原因,许多人认为朝鲜是一个非理性的国家。这种观点刚好与事实相反。在无政府状态下,自保是一国的必然选择。自保有两种方式:一是发展自身的军事力量;二是与他国结盟,寻求他国的支持与保护。在缺乏外部可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发展自身军备是一个外部安全威胁极其严重的国家非常自然的选择。发展军备意味着要么发展常规武器,要么发展核武器。对朝鲜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在常规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韩国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达到美国的水平了。因此,发展核武器是朝鲜的一个无奈但理性的选择。另外,家族统治国家的决策不一定就不理性。沙特阿拉伯是家族体制国家,并没有人认为沙特的对外决策是不理性的。

  此外,朝鲜在近期半岛冲突中的表现也暗示其无意于主动挑起战争。在近年来朝韩边境发生的冲突中,当韩国采取针锋相对策略强硬回应后,朝鲜最终的表现往往是示弱和退让。以最近一次在三八线的冲突为例。去年8月,朝韩非军事区韩方一侧发生爆炸引发朝韩关系紧张,双方之间甚至还发生了短暂的炮击事件。但在韩国的强硬态度下,朝鲜主动提出进行高级别会谈,最终双方达成了包括6项协议内容在内的共同声明。

  韩、美、朝三个主要的争议当事国均无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愿,在根本上限制了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是否存在由于“无意识”的擦枪走火事件而引发战争的可能呢?且不说国际政治中大多数“无意识”事件其实都是有预谋的,是“有意识”地为实施某种行动制造借口,就算朝韩间真的发生了擦枪走火,升级为战争的可能性也很小。

  从目前看,有可能发生擦枪走火事件的区域主要是三八线附近和北方界线附近。近年来出现的擦枪走火事件更多地发生于北方界线附近,例如延坪岛炮击事件和“天安号”事件。而即使是死亡人数超过四十余人的“天安号”事件,亦未能引发双方的直接军事对抗。现阶段,在都不愿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各方不仅会避免军事“摩擦”,也会在出现“摩擦”后尽力保持克制。今年2月8日,朝鲜一艘警备艇越过“北方界线”,在韩国海军开炮示警后立即返回。2月20日,朝鲜炮击训练所射炮弹全部落于“北方界线”朝鲜一侧。

  中国如何应对朝鲜半岛乱局?

  现阶段朝鲜半岛发生战争是小概率事件,并不意味着朝鲜半岛就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一方面,朝鲜在高压下坚持拥核不仅严重冲击了核不扩散规范,而且对中国的边境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另一方面,朝鲜半岛的“停战”协定始终是引发未来“恢复战争状态”的“不定时炸弹”,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排除争议当事国利益排序发生变化从而主动选择以战争手段改变现状的风险。

  理论上,如果一套方案能够同时解决朝鲜核扩散问题和朝鲜半岛和平稳定问题,自然是上上之选。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能同时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案恐怕很难找到。美方坚持,将“停战协定”改为“和平协定”的前提是朝鲜以行动证明其遵守弃核的承诺;而朝鲜则坚持,与美国签订双边和平协定的前提是拥核:双方政策立场的前提截然对立,这是导致朝鲜半岛问题久悬未决且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

  那么,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中国究竟还有哪些办法能够将自己的潜在损失降到最低?笔者的建议有二。

  首先,积极扮演调停者角色,保持半岛问题话语权。

  在韩国切断与朝鲜所有对话渠道,而美国又拒绝与朝鲜接触的情况下,目前本地区仍保持有与朝鲜较为顺畅的通话渠道的国家唯有中国。同时中国与冲突另一方——美韩之间也保持着密切接触。这种独特的角色优势,是中国在目前波诡云谲的局势中仍能葆有对朝鲜半岛问题话语权的最大筹码。因此无论朝鲜的举动如何“不可理喻”,也无论美韩方面如何“咄咄逼人”,中国都不可放弃——相反应该积极突显——自身调停者的角色,在与各方的接触中,不断明晰各方的利益排序和各自的底线,减少各方的信息不对称。调停者角色发挥得越突出,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话语权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影响乃至塑造相关问题议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对韩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强调“萨德系统”对韩国自身——而非对中国——利益的危害。

  朝鲜近来的一系列激进做法,直接促使美国在韩建立“萨德系统”的战略部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有可能削弱中国的核威慑能力。说服韩国放弃或者至少延缓部署“萨德系统”固然是中国应有的政策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绝不应是简单而直白地向韩国抱怨“部署‘萨德系统’将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2月18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文尚均就中国要求韩美两国放弃部署萨德计划一事明确表示,韩方将从“维护自主权的立场出发看待并决定这一问题,保护国民免受朝核威胁是首要任务”。事实上,任何国家的任何决策都不会是以维护他国利益为其(首要)出发点的。与其不但强调部署“萨德系统”对中国的危害,不如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向韩国民众和精英证明这种做法对韩国自身利益的损害。部署“萨德系统”对韩国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利益损害:

  第一,不利于韩国自身安全。韩国国防部称部署“萨德”有助于“保护韩国国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免受朝鲜与日俱增的核武及导弹威胁”。但事实上,部署“萨德系统”并不会增加韩国抵御朝鲜威胁的保险系数。目前,韩国境内已部署有多套“爱国者”PAC-3,“爱国者”PAC-2防御系统,以及韩国经过11年努力自主研发的“韩国版萨德”——“天弓”中程地空导弹。朝鲜半岛的南北最远距离为1100多公里,也就是说,即便是从半岛最北端打到最南端,也基本都属于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范围。更何况韩国首都首尔距离三八线仅有40多公里。作为低层导弹防御系统,“爱国者”导弹正好用于拦截来自朝鲜的短程导弹。理论上,萨德系统只对打到韩国的中程导弹才具有一定的拦截作用。其实韩国自己非常清楚部署“萨德”对提升韩国防卫能力并无实际作用,否则就不会在美国2012年初次向韩国推销“萨德”后多次断言拒绝。去年10月朴槿惠访美时也避谈“萨德”部署问题。此时大谈部署“萨德”,显然政治意义大于安全意义。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韩国的安全程度,反而还极有可能引发半岛及周边地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从而降低韩国的安全程度。

  第二,进一步削弱韩国的“独立”能力。与多数国家不同的是,韩国对民族独立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和特别强烈的渴望。古代的朝鲜半岛一直处于中国藩属体系之下,近代又遭受日本殖民统治,二战后又长期受美军“协防”,因此,韩国国内有着尽快摆脱美国控制、实现国家完全独立的巨大呼声。如果美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系统”,必然使韩国在军事上更加依赖美国。已有研究显示,美韩几十年的联合军演虽然对朝鲜构成了一定的威慑,但对韩国自身的伤害同样巨大,韩国军队独立作战能力因此不断下降。也正是由于对美军的过度依赖,本应于2012年4月完成的美方向韩方移交战时作战指挥权一事,在韩方一再要求下,被推迟到韩国具备“在局部挑衅和全面战争初期阶段应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能力”之时。如果在驻韩美军基地再部署除“萨德防御系统”,将进一步抑制韩国自身军力的提升,不仅会使得战时指挥权的移交等问题被无限期搁浅,从长远看,驻韩美军的撤离也将变得更加不可能。韩国在安全上对外依赖程度的加深,将刺激其国内的“独立”思潮,引发社会不满,不利于韩国现任内阁执政地位的稳定。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