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时间”,呼唤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时间:2015-12-16 10:56   来源:人民日报

  如果说全球互联网已基本实现物理上的互联互通,那么下一步需要发力的重点,则是推动“共享”“共治”,达到心与心的联结。

  更大的规模、更广泛的代表、更丰富的内容、更“智慧”的会议……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启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让千年水乡再度成为“互联网的中心”。

  网络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的中国,已有逾6.68亿人踏上了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普及率接近一半,网络已成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仅看中国互联网最有代表性的商业活动“双11”,今年两家主要电商一天的总销售额就突破1300亿元。“走上云端”“活在线上”,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媒体评论,乌镇将成互联网业界的“达沃斯”。阡陌纵横的千年古镇与互联互通的现代网络交相辉映,正构成一个东方文明古国行进在现代化之路的经典剪影。“新”,无疑是互联网的基因。今日之中国,互联网经济GDP占比达到7%,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整个国家已经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进一步讲,“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也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度契合。面向“十三五”,努力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互联网不仅将为创新驱动插上翅膀,为“中国制造2025”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更多正能量。

  另一方面,尽管网络已经深刻改变了社会的交流结构、人们的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但对于互联网,我们仍然是“未知大于已知”。再聪明的大脑,也无法预言互联网还将改变什么,更无法穷尽网络世界的“可能性”。正因此,作为人类文明的新疆域,虚拟空间也不应沦为“法外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驱散“网络雾霾”,网络空间日益清朗起来。一家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普遍肯定网络环境的积极变化,高达78%的网民认为近年来网络文明水平发生改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对于中国而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意味着网络治理能力的与时俱进。

  无所不在、无远弗届,互联网还打破了或有形、或无形的国境线,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让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迄今为止,如果说全球互联网已基本实现物理上的互联互通,那么下一步需要发力的重点,则是推动“共享”“共治”,达到心与心的联结。面对基础资源分布不均、网络安全危机四伏、网络霸权客观存在等现实,世界各国唯有携手共进,“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填平信息鸿沟、着力兴利除弊,互联网的光芒才能照亮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判断:“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今天,相信已经没有人会否定互联网的影响与价值。然而更需清醒认识到,网络空间的明天究竟该怎样书写,取决于当下的行动。以互联网世界集体进入“乌镇时间”为契机,从文明的高度、发展的尺度审视和建设互联网,致力于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必将紧紧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