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堡峰会适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是继2006年论坛北京峰会后的第二次峰会。此次峰会在非洲大陆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发展完成了一个轮回,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回顾历史,中非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彼此的关系,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新时期,中国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在政治领域,中非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政治互信显著增强。中国一贯支持非洲国家自主选择和完善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非洲内部事务。在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非洲国家也始终坚定支持中方立场和主张。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中非领导人互动互访频繁,中国国家领导人对非洲国家进行了149次访问,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379次。2015年,中国在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设立驻非盟使团,这一重要举措为中国进一步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与非盟全方位交流互动增添了新的动力。此外,中非双方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反恐等全球性议题上,相互协调,有力维护了中非双方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注入动力。
在经贸领域,双方务实合作不断取得突破。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2014年达到222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1.8%。中国注重向非洲开放市场,享受97%输华商品免关税政策的非洲国家增加到21个。在对非投资上,统计显示,现有30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2014年中非人员往来超过360万人次。中国企业在非投资建设的经贸园区超过20个,吸引入园的企业共计360余家,涉及能源、矿产、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累计投资额近47亿美元,初步在当地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在发展领域,中方秉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理念。近三年来,中国在发展领域与非洲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非洲自主发展能力。3年间,中国向非洲提供2万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举办了近1000多期面向非洲的多双边技术管理培训班和高级官员研修班。二是支持非洲改善基础设施,破解发展难题。三年来,中国在非洲国家援建了近100个经济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企业发挥效率和质量优势,同非方在交通、电力、房建、建材、电信、水利、食品加工、能矿资源开发等领域实施了85个大项目,中方还为很多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弥补了非方建设资金的缺口。三是支持非洲创造就业,增强“造血”功能。2012年以来,中国在非企业向驻在国缴纳各种税金超过20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近60万人。
在安全方面,中国坚定支持“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支持非洲国家和区域组织提高自身维和维稳能力。中国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根据当事国的需要和愿望,建设性地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中国积极通过多边机制加强对非安全援助与合作,继续为非盟执行维和行动等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宣布未来五年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1亿美元的无偿军援,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截至目前,在联合国框架下,中国共参与了16项对非维和行动,是安理会“五常”中向非洲派遣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共有27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非洲7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使命。中国护航舰队自2009年起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开展护航行动,从未间断,为维护国际重要航道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此之外,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还在非传统安全、生态环保、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中国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的“抗疫外交”切实践行了“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收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既往取得的成就不断夯实中非友好合作的基础,双方高度契合的战略规划预示着中非合作光明的前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非洲则制定了《2063年议程》及其第一个十年规划,全面开启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中强调的,“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通过此次峰会的召开,中非全面战略合作的蓝图将更加清晰,中非未来的合作定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赵晨光 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专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