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马来行推动东亚合作多机制齐头并进

时间:2015-11-25 10:43   来源:国际在线

  11月20日至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十届东亚峰会。李克强此行的重要成果是为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设定期限,力争2016年结束谈判,从而推动东亚地区合作发展。  

  尽管多种合作制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平台,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促进地区合作。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合作制度五花八门,不同区域、领域交差重叠,同时又有域外国家介入和域内国家对领导权的争夺,使得东亚区域内不同制度相互掣肘,严重损害了制度的效率,致使制度碎片化。

  东亚区域合作长期采用“10+3”、“10+6”的小马拉大车模式,该模式的形成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国难以达成共识而不得已为之,致使东亚合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群龙无首”状况给东亚合作留下了诸多弊端——要么是基于对冲目的的制度重复建设,要么是缺乏核心领导力以致制度低效,极大阻碍了东亚地区合作的进展。

  前不久,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成功,促使各国致力于为拖延已久的RECP谈判设定期限,这反映了东亚域内国家的利益相关、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可以预期,RECP和TPP或将开启东亚经济合作新时代。未来通过TPP和RCEP的两轨合一来推动亚太自贸区(FTAAP),实现亚太一体化,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发展。

  一是经济合作的开放性促使区域经济合作制度难以闭关自守。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的开放性、流动性成为大势所趋,区域经济合作制度的人为分裂、对抗则是逆流而动、不合时宜。经济合作的开放性逻辑使得东亚区域合作应该向这包容性方向发展。正如李克强所说,应该珍惜区域经济合作的来之不易,促进各种经济制度的包容发展。中国对TPP持开放态度,相信TPP与RCEP能够与地区其他自贸安排相互促进,为实现亚太自贸区共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实际上体现了中国的大局观和大国的开放心态,也表明了中国对于东亚区域合作的态度。未来RECP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也会欢迎美国参与其中。

  二是RECP与TPP交叉成员众多,可以阻止两大机制的分庭抗礼。从TPP和RECP 的潜在成员来看,两大机构中的交叉成员众多。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越南和文莱在内的七个国家同时参加了TPP和RCEP的谈判,这意味着RECP和TPP不可能分庭抗礼,而是趋利而动。

  不过,值得担忧地是,美国霸权忧虑的加深会导致其对制度包容性的抵制态度加强,这有可能将东亚地区制度推向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对抗的境地。(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博士)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