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关系,美国须有更多责任感

时间:2015-09-09 13: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一段时间,美国一些利益集团与反华势力蠢蠢欲动,炮制了所谓南海危机、中国对美网络窃密、中国商业环境恶化等话题,不顾中美关系大局,试图通过施加舆论压力,从中获取各类利益。

  中美关系的真实民意,并非像西方舆论所传言的那么糟。据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今年6月的民意调查,67%的美国民众主张对华进行“友好合作和接触”,仅有29%的美国民众主张应“制约”中国崛起。

  更重要的是,高达55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仍保持着平稳增长,既为两国合作前行“压舱”,又推动贸易全球化持续发展;2014年两国航空旅客超过600万人次,且未来每年还会增长15%以上;90多个对话机制标志着两国政策层面的全天候沟通;美国在华企业的利润率是美国企业在各国中最高的。

  几天前,一位美国前高官对笔者说,那些肆无忌惮的声音只是美国公众舆论的一部分,却绑架了美国高阶政治,甚至正在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形成压力与冲击。

  笔者回应他,事实上,美国决策层目前缺乏的,是有责任感的政治精英以及敢于与舆论周旋、对华政策高明的团队。尼克松时期,冷战氛围更严酷,美国政府尚能绕开舆论,主动构建中美元首会晤的良好基础,创造首位访问新中国的美国总统纪录,开始了新的世界历史进程。

  对美国而言,更多的责任感,应表现在对国际时局的认真判断和内心的主动调适。美国政治精英需要知道,中国已经是全球大国,营造好的中美关系,不只是中国的利益,也是美国的利益。耍些小伎俩,看似能获得一些局部利益,却很有可能是因小失大。对此,美国政治精英应该有战略气魄,主动引导美国对华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美国而言,更多的责任感,应表现在不断向中国释放善意。今年初,美国劝说西方各国拒绝加入亚投行,是一记损人最终损己的“臭招”。美国需要知道,对华释放善意,不只是体现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气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与保障美国的根本利益。

  对美国而言,更多的责任感,表现在客观地看待中国对美国的贡献、发展中美关系对美国实际利益的推动。“中国来了”不是威胁,而是利益与合作。近年来,已破产、败落多年的“汽车城”底特律重现生机,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持续不断的投资。目前,中国对美投资总额已达500亿美元,解决了8万美国人的就业,未来5年,投资额还将扩大4倍。

  崛起的中国不只是美国的合作者、投资者,更是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支持者、改革者。中美之间有太多超越具体议题需要全球事务合作,如反恐、气候变化、国际安全、经济持续增长、国际互联网安全等等。

  半个世纪前,美国“头号中国通”费正清教授说:“美国人若是不能认识中国——她的历史、她的道德、政治与哲学传统,势必会造成美国错误的决策,也会影响国际安定。”现在,这句话仍不过时。(王文)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