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月14日发表了他历时大半年精心炮制的战后70周年讲话。在电视直播镜头前,安倍表现出沉痛之情,讲话的言辞也极尽精致,堪称一篇“美文”。然而,安倍战后70年讲话在内容上模糊是非,玩文字游戏,缺乏诚意。
这篇讲话的要害有五个:第一,是继续为当年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寻找借口;第二,是继续美化日俄战争以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里日本参与和发动对外战争的缘由;第三,是虽然写入了“道歉”、“反省”等关键字,但回避由其本人和本届内阁直接作出道歉;第四,不正面触及“慰安妇”问题,也就继续拒绝承认日本当年有强征“慰安妇”的官方行为;第五,将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口与二战罪行相切割,暗示日本不应无休止地道歉下去。
所以,安倍的战后70年讲话不足以取信于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总体上是令人遗憾和失望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8月14日夜发表的回应性谈话印证了这一判断,指出,“日本理应对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作出清晰明确的交代,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干净彻底地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任何遮掩。”
当然,同其政治出山以来就历史问题发表的“侵略没有统一定义”等一系列严重错误言论相比,安倍的战后70年讲话在关键问题上仍是有所进步的。但这并不能看作就代表安倍的本心,也不能视为对1995年“村山谈话”衣钵的严格继承,而是其面对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正义力量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和表演。近年来,日本在政治右倾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主要邻国的关系均陷入高度紧张,不仅威胁到亚洲的和平发展和包容合作进程,也触犯了其主要盟国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可以说是犯了众怒。人们都密切关注安倍战后70年讲话的基调,以此作为判断日本今后战略和政治走向并相应调适与日本关系的重要指标。
安倍的战后70年讲话带有深深的国内政治烙印,主要目的还是在于维持强执政地位。不看穿这一点,轻易判断他的这个讲话主要是为了向邻国展现值得欢迎的和解姿态,是天真和幼稚的。
由于强推“新安保法”,安倍在日本国内的支持度近来发生了明显下滑,一度降至32%。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对安倍内阁利用自民-公明党执政联盟的行政强势和在国会里的席位优势强行改变战后和平宪法原则感到担忧,对安倍内阁打着应对外部威胁旗号扩大公权、挤压私权感到反感,对安倍内阁刺激经济乏力失效感到不满。为了遏制支持率的下跌,安倍精心设计了战后70年讲话,通过在镜头前痛心疾首的表演、对日本不应无休止道歉的强调拉拢人心。
安倍的这个讲话在日本国内赢得了44.2%的较高支持率,加上不持态度的受访者,超过60%,从内政角度讲已是安倍本人的胜利。
现在看来,安倍的战后70年讲话无论在调门上还是内容上都不符合亚洲邻国的期待,不能达到明显缓和日本与邻国紧张关系的实质效果,更无法终结日本与其他主要亚洲国家在历史问题上的纷争,而安倍向日本青年一代释放的日本不必无休止道歉的信号现阶段看也只不过是一张徒手画在空中的饼、一针企图混淆是非虚化历史的迷幻剂。
从来没有人要求日本无休止地道歉。是日本政客自二战以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反复无常、颠三倒四造成了日本必须在亚洲邻国面前反复道歉。如果“村山谈话”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在日本国内是高度共识,政要无畏外部困难、无忌个人私利便可一以贯之,日本在主要亚洲邻国谁会要求日本无休止地道歉、反省下去?
必须承认,安倍是个有理想信念远大抱负的政治家而不是一个 跳梁小丑,日本要走出历史泥潭成长为真正、正常大国的愿望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必须承认日本在战后70年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和亚洲的和平发展、包容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安倍所秉持并且在其战后70年讲话里极力渲染的“积极和平主义”在一些基本内容上也是符合国际社会利益的。问题在于,日本政要的言行和表里不一、日本国内政治的加速右倾、日本对外战争越来越重的准军事化色彩,令包括“最亲密盟邦”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难以对日本的国家走向做出清晰和有把握的判断,遑论曾深受日本战争侵害的国家和人民。从此意义上讲,安倍的战后70年讲话不仅不会成为日本二战历史问题的休止符,反而将是更广泛争议的起点。
寄望中日关系能以战后70周年为契机得到实质的甚至一劳永逸好转的善良意愿可能要落空,正是安倍本人错误史观在亚洲范围内导致的不良互动葬送了这一愿景,而安倍赖以“夺回强大日本”的诸多理念----比如修订日美安保合作指针、拉紧美国遏制中国、强军备战、将历史问题与日本对外关系分开处理,等等,在本质上是与这一愿景相矛盾甚至相冲突的。信任何其脆弱,前路何其险远。
就在安倍发表战后70年讲话之后两天,日本《每日新闻》旧闻新炒,再次抛出安倍可能于9月3日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当天下午访华并会晤习近平主席的消息,随即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句“没有听说”打脸,之后亦被日本外务省明确否认。中国外交部并重申,中方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的是“9·3”纪念活动。《每日新闻》的这一举动颇为奇特,如果不是日本方面有意放出的探空气球,就是新闻采编人员形势判断水平的低下。
安倍想来中国的急切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他急欲稳住、改善对华关系,说白了,一是为抓住中国经济改革与调整提供的商机,促进日本经济复苏;二是为创造外交业绩,为其巩固国内执政地位的炉火添柴;三是为安抚、取悦美国,消解美方出于对美日韩同盟体系完整性、牢固性、有效性的担心而施加给日方的压力;四是为带动韩国,对日中、日韩关系分而治之。但是,安倍的如意算盘拨打得过于表面和外露,同中国这个大国耍心眼,想要绕开困扰日邻关系最敏感、最核心的历史问题,直取那些对日方有利的东西,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调戏历史的行为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最终是会被历史揭穿,被历史所报复的。安倍声情并茂、文彩飞扬的战后70年讲话固然可以将一些善良、单纯的人蒙蔽一时,在国际上赢得一些廉价的同情,但不可能以伪道歉打动中国人的心,改变日本面对亚洲邻国在历史问题上的被动处境。
站在比历史问题更高的全局角度,中日关系终归是要改善起来的。亚洲内部敌意的盛行与壮大不符合任何现代国家的利益,对中日两国改革与发展的羁绊也都是明显和直接的。中日关系不大可能在近期重新急转直下,因为中日双方都有稳定彼此关系的意志,美国也在对中日两国施加影响。但是,改善中日关系的步速和节奏没有也不应掌握在安倍手里。
既然中日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无法跳出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的巢窠,那么就应该重点思考该如何建设性地保持两国关系稳定的问题,这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必要前提、重要路径和有机组成部分。把今天的中日关系圈定为冷战关系,既不负责任,也不符合事实。
双方需要就历史、领土问题这两大根本性障碍保持沟通,两国学术、文化、教育界应当带着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大胆走在官方前面。双方需要认真研讨在双边和小多边范畴适当层级开展具有战略意涵的对话的可能性,中日关系氛围再不好也不应在调整、改革现行国际秩序的进程中长期缺位。双方需要加强在环保、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互利合作,不要让这些领域在无作为中沦为中日关系的负资产。双方需要放手两国民间自发的人文交流,让各自的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与某些媒体出于不同目的蓄意而为之的“脸谱化”、“丑角化”、“妖魔化”刻画有什么不同。双方需要逐步恢复在地区多边领域的协调商谈,包括中日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就像一个人,一组现代国家关系绊倒在一个地方,总要想办法爬起来,于光天化日之下躺在马路上作态昏睡总是不舒服,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