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井礼喜:我来点评安倍的“暑假作业”

时间:2015-08-19 14:18   来源:国际在线

  (原标题:暑假作业的成果 已过70年的历史)

  编者按:安倍的战后70年讲话发表之后,陆续有日本一些人士主动给国际在线网站日文网发来邮件,对安倍讲话内容进行评论和批驳。

  以下为日本“RO通信”周刊主编奥井礼喜发给国际在线的文章。此文本月17日发表于该周刊“生活视点”栏目。

  奥井礼喜发给国际在线的邮件截图

  需要说明的是,安培炮制并发表战后70年讲话一事,在此文中被作者比喻为“中学生完成暑假作业”。作者将安倍称为“A同学”,是因为安倍的英文名字的首字母为A。

  前不久收到了A同学的暑假作业,题目是《战后70年的历史概括与今后的我》(译者注:此为作者虚拟的题目。安倍讲话无标题)。对于中学生的他来说,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难的题目。不难看出有家教协助完成的迹象。虽然这也是难免的,但不知道那些只为赚取打工钱的家教指导得如何。

  首先,如果想要阐述“战后70年”,那就必须要好好学习70年前的战争。

  70年前的战争,始于满州事变[译者注:指“九?一八事变”],经历日中战争[译者注:指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对美英宣战,终于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签署了日本投降书。是一场历经15年的战争(于1945年8月15日,通过广播向日本国民宣告了战争的结束)。但是有关这场15年的战争记载却被A同学在作业里概括成了“事变、侵略、战争”这三句话(想必这是有意为之)。这三句话缺少主语。这是侵略的一般理论,没有办法从中了解日本的侵略史。这是存在缺陷的句子。

  此外,文中的“事变”所指的应该是满州事变和支那事变(当时的称呼)[译者注:指“七?七事变”],但A同学在作业里只是单纯罗列“事变、侵略、战争”,让不知情的人无法理解其中之意,更是无法看到满州事变之后,日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所做的侵略战争的事实。

  第二, 谈话从19世纪,即明治维新时说起。其中提到:

  1,当时对列强统治的恐惧成为明治时期以来“文明开化(近代化)”政策的原动力。这种说法尚属恰当。

  2,“日本建立了立宪政治,保卫了本国的独立,且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也鼓舞了诸多处于殖民统治下的亚非国家及其人民。”然而如果持这种观点,就更应明确提及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虎视眈眈瞄准朝鲜半岛,将其吞并为本国殖民地,并随心所欲地在台湾、伪满洲国等地区建立殖民统治的事实,并进行反省,这才算公正。且其言外之意让人感觉“大东亚共荣圈”具有正当性。

  第三, 谈话为何要追溯到明治时期?因为A同学想做出以下论述:从满洲事变到退出国际联盟,面对国际社会用壮烈牺牲换来的“新的国际秩序”,日本已逐渐成为一个“挑战者”。“国际秩序、挑战者”的措辞过于文艺浪漫,且内涵颇深。在这一段叙述中,完全没有提及“侵略”一词。这好像在宣称:日本成为国际新秩序的“挑战者”,这正是15年战争的意义所在,俨然将战争比喻为“奥运会”之类的盛会。

  接下来提到:随后,“70年前,日本战败”。这种一带而过的表达让人觉得日本对朝鲜半岛和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在殖民地犯下的罪行都没有发生过。总之,谈话完全无视了“侵略”事实。

  第四, 谈话中提到:“我们不能忘却在战场阴暗处、那些名誉和尊严受到严重摧残的女性们”。这句话完全是泛泛而谈。战争当然会摧残人的名誉和尊严,此处应明确提及“从军慰安妇”。

  第五, 谈话中表示:“(日本)一直以来都表现出痛彻的反省和真心的歉意”。这是日本历届内阁的措辞,直接暴露了A同学 “坚决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固执。然而,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难以引起理解和共鸣。

  第六, 谈话中较多内容涉及战争的惨烈灾难,偏于感性和情绪化。然而针对发动战争的日本(战争主导国),却缺乏主体性分析及洞察力,这使谈话无法打动战争创伤尚未痊愈的民众。

  第七, 结论中提到“日本成为国际秩序挑战者的过去”,这好像在宣扬:今后日本将以“积极和平主义”,与反对国际秩序的国家(这里的“反对”,是由日本认定的)斗争到底。这是谈话最主要的目的。

  A同学成绩不算优秀,思维缺乏逻辑性,而擅长自圆其说来顺应自己的利益。该学生将来并不适合从事需要高度用脑的工作。我也不希望他从政或当官,而希望他认真学习历史和民主主义的真义。(翻译 刘睿琳 审核 周莉)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