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复交:“高潮”背后的冷思考

时间:2015-07-03 13:36   来源:中国网

  7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在白宫宣布了美国与古巴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并互设使馆的消息,这是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一对长达半个世纪“宿敌”握手言和、开启关系新篇,这一步来得虽说有点晚,却也并不容易,它是多重机遇叠加的结果。首先是来自美国的机遇。奥巴马是一位“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总统,早在竞选期间,他就表达过实现美古关系缓和的想法, 2014年中期选举以后,奥巴马再无竞选压力,虽在选举中痛失参众两院,遭遇重大挫折,但他却展现了积极作为的勇气,他试图绕过国会,最大限度地使用行政手段达成政治目的,用不到两年的任期为自己留下政治遗产,缓和美古关系正是他“想做而又能做的”历史性决策,这一机会之窗短暂而又宝贵。其次是来自古巴的机遇,劳尔·卡斯特罗上台之后,立足于振兴古巴经济,积极推动国内改革,但美国长期的封锁和金融制裁不仅压制了古巴的经济活力,还给古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古巴有意仿效中国,通过实现美古关系正常化,优化国际环境,扫除国内改革开放的重要障碍。再次是来自拉美的机遇。

  近年来,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利好因素作用下,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巴西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迅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拉美左翼力量不断壮大,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持续加速,带动拉美地区成为一支可以和美国抗衡的重要国际力量。

  在“监听门”等事件的影响下,美拉关系不断恶化,拉美和其他域外大国的关系却不断增强。美国想要重新增强地区影响力,必须换一种姿态融入拉美事务,于是克里去年年底宣布美国正式放弃“门罗主义”,寻求与拉美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而拉美各国“听其言、更观其行,”要求美国取消对古制裁的呼声不断高涨,能否解除对古制裁成为美国新姿态的“试金石”,要想打破美拉关系僵局,美国必须从打开美古关系做起。最后是来自时代的机遇。冷战时代早已过去,如今我们身处于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美国早已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霸主,对古巴的不合理的制裁不仅损害了古巴民众的福祉,还对诸多国家与古巴的经贸关系造成伤害,以意识形态划界、孤立某一国家的陈旧思维早已为他国民众所不齿,联合国大会上,已经连续23年以压倒性优势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结束对古巴制裁,美国还是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世界却已经不是那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在一个以和平、发展、共赢为基本理念的世界里,固执既定政策的美国已经显得和时代格格不入。正如奥巴马总统在演讲中承认的那样,“美国对古巴的传统外交政策已彻底失败,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美古关系正常化正是在上述机遇的叠加中实现的,对话、会面、谈判、建交、设馆,美古关系正常化的第一阶段显得异常顺利,我们为之惊喜和欢呼的同时,需要看到:以建交和设馆为标志,美古关系正常化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美古关系中最容易的几个步骤已经走完,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两国关系将逐渐步入以博弈、交锋、波动为主的新阶段。第一,奥巴马个人对美古关系的推动作用正在减淡。在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可以使用行政命令方式予以解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未来制约美古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废除相关法案,彻底解除美国对古贸易封锁,这必须经由国会批准,总统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此外,美古未来的博弈重点还有关塔那摩监狱问题、美对古制裁的经济赔偿问题,而想要在上述问题上达成共识非常困难。第二,美国国内反对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声音在抬头。美国国内的古巴裔是反对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力量。大选周期临近,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马尔科·卢比奥等人纷纷借题发挥,攻击奥巴马的对古政策“是在向古巴领导人屈服”,“不应牺牲美国支持民主的活动”,有意将美古关系炒作成为大选热点议题激起辩论。美国国防部对美古复交后军事关系持消极态度,国会内部也有不少共和党议员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进程,并声称将在大使候选人提名和古巴使馆拨款问题上为奥巴马制造麻烦,未来若是共和党执政,美古关系遭遇波折在所难免。第三,古巴对美国借机推广民主的警惕性上升。从美国政客的诸多表态和解除对古巴禁运的清单来看,美国希望通过加强接触使古巴社会“和平转向”的意图十分明显。奥巴马曾公开表示对古巴解除封锁的程度和速度将和古巴的“政治开放”程度相挂钩,力压古巴在新闻管控、异见分子、社会事务管理上“更加开放”,对此古巴强烈反对。根据双方达成的建交协议上看,美国希望得到的“外交人员在古巴自由行动、与任何人见面不受约束”的条款并未获得古巴同意,古巴的态度可见一斑。

  可以说,建馆、复交只是表明了美古关系已经迈过一道坎,但离关系实现正常化仍相距甚远,前路漫漫,我们期待着美国抛弃“冷战思维”的诚意,也期待这美古真正和解、合作的那一天。(董春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