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何以自信

时间:2015-06-19 15:04   来源:人民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发展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独创的”“成功的”,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本版的几篇文章着重围绕中国道路的内生动力问题进行阐述。

  ——编者

  共同的梦想人民的意愿

  中国道路因内生动力越走越宽广

  秦刚

  中国道路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承接历史的选择,体现人民的意愿,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向前拓展,显示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正因为这种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国道路充满了活力,越走越宽广。

  共同梦想追求生成社会前行动力。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有了共同的梦想,就有了共同的追求;有了共同的追求,就能生成团结奋进的内生动力。当一条道路能够反映整个民族的梦想和追求、能够使人们看到希望时,这条道路就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中国道路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梦想和追求,体现着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展现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因而也就成为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使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实践最有说服力。随着中国道路的开创和拓展,中华民族正在大踏步赶上时代进步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是因为中国道路给中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给中国赢得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越来越成为我们民族的意志、社会的共识。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会不断接近自己的梦想,也将不断坚定走中国道路的自信。

  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向前拓展的。改革开放是中国道路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道路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首先,改革开放实现了人的解放,释放了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改革开放对生产力的解放,首先体现为对人的进一步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但如果体制和观念僵化,就会束缚人的思想和手脚,最终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破除了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释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最重要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了资源配置,盘活了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动力。经济体制创新还带动了其他各方面体制创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再次,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对接,拓展了发展空间,也提供了外部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摆脱了封闭状态,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这样的联系,我国发展就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同时,这样的联系也开阔了视野,为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为我们的思想飞跃和体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横向比较和外部动力。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蕴含持久动力。中国道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这是它具有持久内生动力的重要原因。中国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保障人民权利、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经济建设始终着眼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始终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享有各项合法权益;文化建设始终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社会建设始终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生态建设始终着眼于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还体现在注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中国道路的内生动力,是同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分不开的。在开创和拓展中国道路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没有现成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成功经验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首先创造出来的。注重保护好、引导好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汇聚人民智慧、体现人民力量,这是中国道路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以我为主多维综合

  中国道路自主创新

  欧阳康

  在20世纪世界风云激荡变幻的复杂背景下,我国通过非常艰难却也非常有魄力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经历了开放性学习、多方位借鉴与创造性实践的复杂过程,走出了一条既顺应世界潮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努力汲取不同文明的积极要素、优秀成果,对一些文明的优势特性进行合理借鉴和创造性运用,使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这使得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多维综合又自主创新的特征,具有不断向前拓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社会主义是对中国道路的根本性规定。中国道路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又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道路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它所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原样再现,而是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我们借鉴了当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又注意克服其弊端,通过实践探索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中国道路,既不是改旗易帜的路,也不是封闭僵化的路,而是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快速发展之路。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总体上看我们积极引领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又没有放任市场,没有放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这对社会主义发展来说是一个伟大创造。因此,中国道路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既有历史性的传承,更有创新性的变革,但社会主义始终是对中国道路的根本性规定。

  现代化的中国模式是中国道路的重要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强大动力和丰富内容就是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当年西欧以资本原始积累和对工人血腥压榨为条件的现代化模式,但又借鉴了西方现代化中最根本的要素即市场经济,从而使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发展中也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了一些有益东西,但绝不是将其生搬硬套到中国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还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中得到一些现代化的启示,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借鉴,但仍然是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尤其是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发展道路上与它们有着原则不同。在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它们的问题与缺失,在现代化问题上坚持自主创新。20世纪的最后10年,拉丁美洲国家按照“华盛顿共识”所主张的现代化道路,搞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自由主义,一度兴旺发达,然而进入21世纪即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宣告了“华盛顿共识”的破产。我们由此也增加了对“拉美陷阱”的警惕。中国道路所蕴含的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全新的中国模式,使中国道路具有强大的向前拓展的内生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在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中,我们既超越了历史虚无主义,也超越了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有利于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获得时代性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当代中国在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各种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因素引入中国,融汇到中国发展之中,并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的价值元素,使之成为促进我国发展的积极精神力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道路仍将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多维综合的特征,但自主创新的特征将更加凸显。如果说我国过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曾经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谋求了可能意义上的最大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能够从其他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东西可能就会大不如从前,“学习红利”会越来越少。毕竟,当代中国在发展中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复杂性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我们主要应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独立自主地拓展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以自己的创新方式引领世界文明发展。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将推动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拓展中国道路。对此我们既充满信心与期待,也需要更大胆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依靠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

  中国道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武力

  中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为什么具有强大内生动力、能够不断向前拓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道路能够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

  当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经过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的时候,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处于农业文明时代。虽然当时我国人口和经济总量很大,但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了。同时,腐朽的上层建筑也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是1840年以来我国挨打受欺的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所指出的那样:“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

  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具有的基因,并一以贯之体现在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凝结为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核。我们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使命,就是要为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清障碍。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后,工业化就成为新中国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1953年,我国选择向社会主义过渡,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在当时人口多、底子薄、资本极端稀缺的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很容易陷入“贫困陷阱”,即因为没有剩余去扩大生产和改进技术而继续停留在贫困水平。正如毛泽东同志1956年1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所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遭受过一些曲折。

  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就是基于这一认识。因为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虽然保证了我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和高积累政策下的社会稳定,但越来越复杂的经济靠计划是不能高效运行的;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总体落后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单一公有制也不利于调动不同群体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资源配置难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回顾中国道路开创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道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能够不断向前拓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已大大提高,经济总量也跃升至世界第二,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脆弱、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粗放、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情况,成为制约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要突破这些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或者说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这种改革和调整,依然是中国道路不断向前拓展的内生动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习近平同志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等等。现在人们经常讨论我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不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束缚和抑制的结果吗?我们沿着中国道路走下去,完全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国道路的内生动力就是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理论创新推动实践拓展

  中国道路与时俱进

  郑传芳

  中国道路自信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靠干出来的;不是虚幻飘渺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仅体现为美好光明的前程,而且体现在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道路为什么能在实践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今天为什么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这是因为,中国道路从来不是固化的、封闭的,它总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又以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发展,呈现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状态,从而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能够不断向前拓展。

  中国道路是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向前拓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根本上说是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没有这个作为前提,我们很难开辟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对我们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立足于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比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些都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使中国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拓展。比如,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实践中我们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道路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向前拓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逐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一进程中,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逐步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在实践中不断向前拓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又是在新的形势下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坚持和深化。所谓坚持,体现在“四个全面”是为了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谓深化,体现在“四个全面”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途径保障、动力保障、体制机制保障和法治保障等,并通过许许多多具体举措把“五位一体”总布局进一步具体化。只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能真正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使中国道路更具生机活力。

  中国道路是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向前拓展的。我们党带领人民走中国道路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也是中国道路不断向前拓展的内生动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之后,在新时期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如果说前四个现代化主要还是在生产力领域,那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是我们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符合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进一步彰显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和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