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因病去世,享年91岁。李光耀在1959年新加坡自治时即担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后又担任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大选后,才从内阁引退。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李光耀不仅将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港口城市变成在地区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富强国家,还在漫长的卓绝历练中,成就了自己著名政治家的美名。
李光耀先后30余次访问中国,并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历届领导人都有着不错的交往与互动,这在中外交往史上实属罕见。
有着纯华人血统的李光耀注定与中国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光耀祖籍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祖上是客家人,他虽然是完全西化的移民第三代,但在家庭的熏陶下,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颇深。
1976年5月,李光耀首次访华,开始建立了对中国的直观印象,并与中国的领导人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李光耀坦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深深打动了邓小平,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决策。一个月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表述显然受到了邓小平访新的影响。
李光耀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海峡两岸统一,还对两岸关系的缓和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在他的支持下,1993年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已十分成熟,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非常广泛而深入。其中,经济合作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超过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152亿新元(约合91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占新加坡贸易总额的11.8%。在政治上,新加坡要想继续在东盟乃至东亚地区框架内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认可与支持。
中新之间的共同利益将日益增大,又没有实质性的矛盾。因此,今后无论是李显龙或其他人主政,或是人民行动党之外的反对党上台执政,中新关系都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
巨人走了,光芒渐逝,后李光耀的新加坡,没了教父,也没了历史包袱,这反而会开启新的可能。
随着中国在东亚地区政治、安全及军事影响力的大幅提升,新加坡越来越无法忽视中国在推动地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后李光耀时代,我们在悼念这位伟人之时,也祝愿中新关系更上层楼。(胡波 作者系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