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85后”青年,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我对“爱国情怀”四个字的感触并不完全相同:在幼年,“爱国情怀”就是那条红领巾,是那面五星红旗,是那首义勇军进行曲... ...于我而言,这些“具化物”就是“爱国情怀”的一切,它们背后的含义我可能不理解,但已经能够意识到,它们很特别,很重要。
少年时的“爱国情怀”,是长辈、老师口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爱国英雄,是一段段触人泪下的历史经典,是一次次让我激愤不已的某些国家的挑衅事件... ...无需渲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便是当时的意气,马革裹尸即是那时的理想。
青年了,“爱国情怀”中增添了一丝沉稳,凝练了一些思考,融进了一个信仰。它让我多了一份责任。正是这份责任,催使我走出国门,探索外面的世界,因为只有明白它究竟好在哪里,才会明白哪里才是祖国可以借鉴的地方;正是这份责任,促使我努力去思考和“号脉”祖国的“病症”,因为只有明白它“病”在何处,才能找寻到 “治病”良方;正是这份责任,警醒着我要在国内外某些方面的“强烈对比”中,保持一个客观、理性、冷静的头脑,进而明白新中国作为一个只发展了短短65年的超级人口大国成长的不易,看清中西方具体国情的差别、发展阶段的不同、国际环境的差异和现实条件的区别,才能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的底线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是此刻的念想,亦是我今生身为中国人的一份义不容辞的担当。
以己推人,从幼年时的初步印象,到少年时的炽烈情感,再到青年时的责任担当,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对“爱国”的认知、理解和感触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它的变化,乃至升华,却一定是来自于外界“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培养。否则,个体可以从一开始就与“爱国情怀”绝缘,或者对爱国的感触可以在“具化物”的阶段“停滞不前”,再或者可以在“责任”阶段走向迷失。
因而,面对不同的个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环境和背景,爱国情怀的培养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一定不能缺席。事实上,“爱国”作为一国国民所需的最基本的认识之一,没有任何国家会忽视这方面的教育。以号称最开放和多元化的美国为例,2002年3月发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战略》强调,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除了学生外,对于成熟的公民,美国更是有种类繁多的仪式、庆典、活动等来提升民众对美国的认同,从独立日纪念,到战争阵亡将士纪念,到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再到好莱坞电影,任何能够渗透“爱美国精神”的地方,“爱国教育”就一定会“准点报时”。正是这种贯之终生的“爱国教育”,让美国人即便对自己的政府充满了怨恨,却始终对自己的国家充满骄傲和自豪。
对“爱国情怀”持之以恒的培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再进一步,从国际社会的历史、现实来看,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真正的毁灭,是无法靠单纯的军事作战来实现的。只有让一国的青年人对它的国家失去信心,失去期盼,失去信念,失去热爱,才能真正达到消灭这个国家的目的。尤其是在当前大国间通过核威慑互相牵制的大背景下,大国与大国之间的争端基本上已经不可能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来化解,这时候,思想领域的斗争显得格外重要,而“爱国”思想阵地正是最关键的阵地之一。
近些年,大国间互相进行大规模、频繁的思想渗透和价值颠覆的行为,已经可谓是新时期大国博弈的“新常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类思想、价值的渗透、颠覆行动更是搭上了超速列车。这就意味着,只要稍不注意,青年人就很可能会被别国精心设计、有意散播和准确投放的“信息”所误导,进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及最后做出悔恨终身的行为... ...这种案例已数不胜数,比如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他们的青年就是中国青年群体最好的警醒。
但警醒归警醒,并不是每一个中国青年都能够每时每刻意识到这样的危险。毕竟,即便从小得到了很好的爱国情怀的培养,一些青年在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在面对新的现实和问题时,还是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尤其是在国家发展的问题上,在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某些方面的“强烈对比”时,一些青年便容易为西方世界鼓吹的价值、理念所“折服”,忘记了本国的具体国情,混淆了本国所处的具体阶段,忽略了本国所面临的国际背景和所拥有的具体条件,进而得出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行为。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持之以恒地对每一位公民,尤其是青年公民进行爱国情怀的培养,每当新情况出现时,就应当及时的给予他们最新的阐释和解答,以保证他们能够更客观,更理性,更冷静的去看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国家。当然,因为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国家和社会在进行爱国情怀的培养过程中,切记要讲究方式方法,春风化雨,雨润心田,不妨让爱国情怀的培养沁入一次次细微温馨的感受内,融入一次次热情洋溢的活动里,以及渗入一次次心潮澎湃的共鸣中。(雷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