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新政”的愿景与难题

时间:2014-12-15 16:35   来源:中国网

  近日,高盛唱衰中国,大赞印度,因为201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超过中国。无独有偶,有媒体亦认为到2014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印度经济增长率未来超过中国并不稀奇。作为新兴市场,成为全球老三亦有可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预测并非基于趋势性研究,而是基于对莫迪总理的厚爱。

  不久前,福布斯2014年权力榜公布,普京、奥巴马和习近平分列前三位。中美日两国元首,号称全球最有权力的人,并不令人意外。虽然新兴大国印度新总理莫迪排在第15位,但莫迪却是外交圈最受欢迎的人。

  莫迪当选总理以后,大国外交顺风顺水,中美日等国均对莫迪时代的对印关系充满期待。但莫迪给国际社会的深刻印象是“莫迪经济学”,源于他在邦政府作首席部长时的改革实践,他将古吉拉特邦建设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模范,被誉为“印度的广东”,多次访问中国的莫迪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的邓小平”。

  印度人选择莫迪,也希望他学习中国,将经济发展迟滞的印度带上发展的快车道。所以,“莫迪经济学”的核心是学习中国,吸引外资做大做强“印度制造”,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

  在古吉拉特邦,就是拿来中国的经验,变成莫迪的经济学。可是把古吉拉特邦的经验拷贝到印度全国,变成“莫迪经济学”,是否会水土不服呢?

  由于“安倍经济学”高开低走,我认为将“莫迪经济学”称为“莫迪新政”更为贴切。

  到11月26日,莫迪执政已满半年。“莫迪新政”的成绩单是:吸引外资卓有成效,据日经中文网消息,印度5-9月份,外国对印度直接投资达到127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4%。11月份,韩国浦项制铁决定向古吉拉特邦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钢铁加工厂。美国IT企业思科年内准备向印度投资17亿美元,日本也决定未来10年向印度投资1万亿日元。

  外资倾注之下,印度股市表现优异,莫迪当选总理以后,孟买SENSEX指数上涨了约15%,抵近历史最高点。

  但“莫迪新政”也并未呈现出莫迪当选总统时所承诺的“好日子就要来了”。印度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7%,三季度降到了5%---而这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下降,恰恰处于莫迪执政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时期。数据不好看,远低于该国经济创造足够就业岗位所需达到的8%。此外,在外资涌入的利好刺激下,印度企业的利润业绩也不乐观,该国30家主要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约为587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84.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6%,与第二季度的2位数增长相比出现回落。

  虽说“莫迪新政”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但莫迪“出师”喜忧参半的政绩,恐怕会让对其一番热望的民众感到些许失望。反对党也会拿来作为批评莫迪的证据。

  乐观者依然会认为“莫迪新政”充满希望。作为新兴经济体,这个拥有庞大市场的国家和中国有着大抵一样的市场环境,如资金不足,基础建设落后等等。而且印度还拥有中国没有的语言和软件业优势,更重要的是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与西方国家有着同样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此外,基于制衡中国的地缘战略需要,美国和日本对印度的资本挹注与技术引入,更为积极。

  凡事皆有利弊。中国的优势是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决断力与执行力,改革可以从上至下改革,而且地方政府对改革和发展有着强大的竞争动力。因而,在招商引资和给予外商提供软硬环境方面,中国中央政府敢决断,地方政府敢于创新。印度的民主可能变成决策效率的阻滞和政策设计的掣肘,莫迪只是执政者,而没有改革总设计师的权力。在各邦,邦政府在对待外资外商的态度上,会千差万别。因为各邦经济发展不平等,而且存在着宗教和民族冲突,印度甚至还存在着蒙昧的种姓制度。

  这些落后的印度“特色”,一旦祛除华丽的民主外衣包裹,真实的印度就呈现在外国投资者面前。在复杂的税制、征地难题和不堪的基础设施面前,加之印度官僚机构的贪腐和缺乏效率,外国投资者在印度看到的可能不是中国式乐土,而是印度式无奈。

  没人否认“莫迪新政”的宏大愿景,但这一愿景要有合适的权力土壤去播撒改革的种子---就像在古吉拉特邦,靠莫迪本人的智慧和决策,即莫迪的经济学就能取得成功。“莫迪新政”不是莫迪的经济学,一个十亿人口的印度也不是一个邦,莫迪要实现他的宏愿,前路坎坷得很呢!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