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局12月8日宣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为火星夏普山拍摄的高清晰度岩石照片显示,这座位于火星陨石坑里的山丘或许由一座大型湖泊的沉积物长期堆积、风化而成。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成为火星地质历史上曾存在流动水的又一有力证据。
2012年8月6日,“好奇”号在直径154千米的盖尔火星坑软着陆,并于今年9月行驶到火星坑中部的夏普山脚下。科学家一致判断,盖尔陨石坑应由巨型陨石撞击而成,但本应空旷的陨石坑中心地带为何冒出一座高近5500米的夏普山呢?“好奇”号的使命之一,便在于揭开红色星球上这个难解谜题。
美国航天局网站8日公布了几幅“好奇”号发回的照片。在一幅摄于今年8月7日的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夏普山底部呈现出均匀分层的岩石。研究人员认为,这属于湖底沉积物形成岩石的典型样貌,该地应当距离流水注入湖泊之处不远。
其他照片也从不同角度证明,盖尔陨石坑从前可能是个湖泊,但曾多次蒸发干涸,夏普山或许就是由来自陨石坑边缘高地的流水沉积物或风化沉积物层层累积而成,沉积物积累到一定高度后受到风力侵蚀,最终塑造了夏普山如今的外貌。当盖尔陨石坑成为“盖尔湖”时,夏普山可能“变身”为湖中的“夏普岛”。
“好奇”号项目科学家阿斯温·瓦萨瓦达指出,“好奇”号的最新发现或许意味着火星温暖、湿润的时期出现在35亿年前,比人们以前想象的距离现在更近,而支持火星存在湖泊的时间也比预想的更为久长。
美国航天局火星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耶表示,这座湖泊非常大,也许存在了数百上千万年,不仅为沉积物逐渐形成夏普山提供了充足时间,也为生物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充足时间。不过,科学家们尚不能确定远古火星持续存在湿润时期,还是中间存在过“干燥间隙”。
美国航天专家、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理事陈西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人类探测火星的目的之一,在于探索能否将火星改造成适宜居住的第二家园。“好奇”号的探测任务便是寻找火星是否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水的证据,如果最终找寻到“水的踪迹”,那么这些有迹可循之处未来便可能成为人类派遣宇航员实地考察的重点地带。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去年2月表示,至少在温暖季节,火星表面如今可能依然存在流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