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国际视点

英媒:为中国改革寻求共识

2014年12月08日 12:53:00  来源:新华国际
字号:    

   英国金融时报网8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陶然为该报撰些题为《为中国改革寻求共识》的文章。文章说,对中国经济而言,即将过去的2014年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岁末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提出了亚太地区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倡议、也勾画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与峰会配合的还有亚投行的成立、政府也出台了“一带一路”规划等等。这些进展和举措,都给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甚至首次作为一个主要推动者加速全球贸易与投资体系自由化,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但与此同时,年底中国经济整体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不少城市房地产量价齐跌、地方政府、企业债务风险不断累积、银行不良贷款有所增加等负面消息也不断传来。中国公布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汇丰PMI也显示,11月工厂活动持续丧失动能,凸显了在经济遇冷的环境下制造业面临挑战。为了应对中国经济疲软,央行也重新开始了降息,市场还预期12月份或将首次降存款准备金率,未来还可能出台来更多的刺激性措施。

   对中国当前经济走势的判断:下滑势所难免

   对于中国当前经济的走势,一个非常确定性的判断,就是除非再次启动大规模刺激政策,未来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势所难免。房价预期的迅速改变、基础设施与住房建设下滑导致的能源、原材料产业被迫去产能化、出口与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失速、乃至中长期劳动力供给下降、金融与企业、企业之间债权债务链条拉长、多次大、小、微财政信贷刺激后的投资效率降低,都预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前景堪忧。

   特别是经过过去几年的多次宏观调控,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刺激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步递减。即使是政府近几年来主推的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以及高铁、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因其投资的中长期长期回报率都大都与相应地段或周边地段的土地增值相关,而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这些建设的规模不断加大,也让人有所担忧。

   中国经济增长会确定性地下降背后,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就是我们目前很难去判断增长未来会下滑到什么程度,是滑落到5-7% 的一个可以容忍、但增长质量更高的水平,还是可能会出现糟糕的情况,比如各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崩盘、高杠杆下企业债务链断裂、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蔓延、甚至爆发经济较大的震荡。

   虽然包括决策部门、学术界乃至投资行业在内的很多人相信,中国政府力量超强,调控能力和手段远远超过其他市场经济主导的国家,但中国过高且在日益增加的M2/GDP 比率,严重的房地产、开发区、新城建设泡沫,以及能源、原材料行业国企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仍然不能不让观察则感到忧虑。毕竟,如果找不到替代性的经济新增长点,经济仍然依靠以各级政府与国企主导的投资拉动,那么掌控资源再多、调控手段再超常的政府,恐怕也只能拖延,而不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到来。

   换句话说,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系统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很可能恰恰是一系列超常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行为和调控,暂时掩盖了问题的出现,但同时也拖延问题的真正解决。而问题迟迟没有充分暴露,又使政府缺少真正的危机感去推动实质性改革。一旦实质性改革无法真正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也没有真正实现,经济甚至仍然按照过去轨道惯性奔跑的时候,就可能最后出现矛盾的总积累和爆发。那种不断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放水,但并不进行实体部门改革的模式,可能只会让整体经济运行、包括政府、企业、银行部门日益变得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断往经济中注入海量货币,却无法让这些资金转化成为能够切实创造财富,并带来真实回报率的实业部门投资,就只会带来楼市、股市、乃至各类收藏品的泡沫,甚至最后连泡沫也无法继续吹大的时候,就只会不断增加各级政府、企业用持续借贷来支付日益高昂的财务成本。最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一般不出事, 出事就是大事”。这显然是政府决策部门和全社会都特别需要警惕的。

   中国经济:从超常态过渡到新常态需要有效的改革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关键性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整体改革还远没有完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都存在很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应该还是走在迈向“新常态”的半路上。

   实际上,本世纪初以来狂飙突进、以地方政府公司化运作,竞次式招商引资推动出口、同时依赖房地产泡沫不断吹大为地方政府融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一种经济增长的“常态”,而是一种极度消耗劳动力、资本、资源、能源乃至严重破坏环境、社会和谐乃至政府公信力、但却可以带来短期超高增长的“超常态”增长模式。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切实有效的配套改革,逐步实现经济向一个更合意的“新常态”的顺利过渡。

   换句话说,中国仍然处于超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期, 而且未来的改革也仍然存在延误、甚至犯错的可能性,是否能够实现向合意“新常态”的平稳过渡,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观察。

   本届政府的经济政策,以往被归纳为“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其中的关键,还在通过改革来“调结构”。如果通过实体部门的改革和开放,那么中国经济就有可能造就类似于2002-2008年间高增长期像房地产和出口那样的强力引擎,就有可能实现有效的结构调整。

   只要改能革打破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桎梏,政府也可以采取刺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而经济中过度释放的货币投入就可以投入到能带来真实增长与回报的部门中去。如此带来的经济增长, 甚至可能增加那些过度杠杆化行业的产品需求, 降低其目前相对较高的杠杆率下降。

   新增长点也可以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银行体系风险也会有所降低。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的改革不仅不必然牺牲经济增长,而且也最好不要如此。如果没有强劲的增长,就没有足够的财政与金融资源来实现其宏伟的改革计划,也无法继续像2002-2008年间那样通过成立多个资产管理公司来消除金融体系潜在的巨大坏账。

   近年来, 政府决策者、学术界以及全社会开始逐步形成以下共识:首先,就是中国从上世纪末到目前逐步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社会、还是生态上都不可持续,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其次,现在的改革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靠“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改革全国性的一些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制度安排,同时改革还需要与底层的实践与经验相结合,但又要选择那些实践证明有效、可以推广的底层经验;第三,改革难度进一步加大,容易改的、增量化的改革基本改完了,进一步改革必须要动存量,但存量改革就必须要破除把持存量的利益集团对改革可能制造的阻碍——即现有的总体制度安排,包括土地、户籍、行业垄断、金融、财政体制,塑造并维持了地方政府、实体部门乃至全社会从事经济活动的空间和激励,也造就了当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也就决定了目前中国的改革必须从破除现有的制度安排做起,这需要巨大的决心和勇气。这样才能够给地方政府、实体部门和全社会传递正确的信号和激励,最后实现中国经济的刮骨疗伤与凤凰涅槃。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